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检查评比泛滥也是一种腐败。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评比出来的。检查评比的泛滥,助长的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必须狠刹!”在16日召开的中共云南省委常委会上,省委书记白恩培痛批检查评比的泛滥现象。(新华网 2009年11月17日)
检查评比做为一项工作促进制度,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把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个人评出来,让大家学有榜样;把工作拖拉、不完成任务的单位、个人评出来,给大家一警示,促使工作更好落实完成。这样,不仅能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者的作用,还能有利于工作,有利于上级领导机关在选人、用人上做到公平、公正,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
但市里一年接待的上级检查评比达400多次,县里接待市组织检查100多次,还一定要基层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出来汇报。这样过多过滥的检查评比,如洪水泛滥一般,势必给党和人民带来祸害。市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全年365天都在接待检查评比,还顾不瑕接;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全年有一半时间,在接待上级检查评比中度过。如此多的检查评比不要说促进工作了,恐怕基层连抓工作的时间都没有。
导致检查评比泛滥的原因,是一些领导机关不是把工作目标定在老百姓能不能得实惠,得了多实惠,而是定在下级对自己下发的文件、指示落实了多少;是一些领导机关害怕下级不把“豆包当干粮”,想通过不停的检查树立领导威严,想通过不停的评比显示领导权威;是个别领导机关借检查评比之名,行免费旅游与吃、拿、卡、要之实。当然,一些基层干部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念反了,给检查评比泛滥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这些干部不是想着尽责尽职,而是围着评比排名做工作,恨不得把自己印在奖状上,镶在奖匾里,跑官要位。
无论是检查评比还是其他工作,最终目标是要让人民满意,给人民谋福祉。既然是检查,就要走进农家小院,看看老百姓的粮囤;既然是评比,就要到群众中去,听听群众的评议,把打分权交给人民群众,只有他们才最了解我们的干部,只有他们的生产生活才最与我们的干部息息相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入口多、承载力有限,做为上级领导机关要统筹安排,不要让过多的检查评比冲淡了基层工作,占用了基层时间,牵扯了基层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