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0|回复: 0

王洪军:一笔写双龙 一笔写五福

发表于 2016-4-8 22:14: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中国福寿大字第一人”王洪军先生的工作室——松寿斋。一进门就被一个大大的“龙”字吸引住了。这个已经装裱好的草书“龙”字,字体高1.24米,长2.47米,除了形体惊人,这条“龙”还是王洪军一笔写就,每笔都是两条相同的线条,正可谓一笔写就两条龙,这也是王洪军个人写成的最大“龙”字。
门后的“福”字高达1.8米,长0.97米,是一笔写就的全国最大的福字。“这个福字代表了五福,你看里面这四个地方的笔画写成了蝙蝠的样子,再加上福字本身,这就是五福临门!”王洪军自豪地介绍。
王洪军,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寨里镇南沈村村民,大字书法家,素有大字“一笔王”之称。在十几年书写大字的道路上,他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有了现在“一笔写双龙”“一笔写五福”的新突破。
写大字源于小玩笑
王洪军练书法是半路出家,这源于启蒙老师的一句玩笑话。45岁之前,王洪军办企业、经营煤炭,各种工作都做过,有一天,和自己的启蒙老师聊天,老师的一句玩笑话“你没什么文化,还练得了书法?”让他记在了心里。第二天,老师就把笔墨纸砚送来,看他能练成什么样。没想到,王洪军却暗暗在心里较起了真。正巧,一直在企业工作的他经常去外地出差,他发现全国各地虽然“虎”“寿”两字书法较多,但一笔大字却没有。于是,没有任何书法功底的王洪军开始练习写“虎”“寿”大字。
“无法之法,乃为至法。”正是因为毫无基础,他练起书法毫无束缚,天马行空,自由发挥。再加上他一直身在企业一线,与劳动为伍,手的力道大,有利于挥舞大笔写出大字。别人眼里的劣势反而成了他练大字的优势。
多年来,他查阅各种字帖,到处拜师学艺,集书法家董启昌、王羲之、王铎之长,反复推敲斟酌,家里堆得书法报纸、杂志快成了一座小山。在一些关键笔画上他费尽心思,然后容百家之长,自成一格。勤能补拙,王洪军还真练成了。他的作品像是书法,又像是画作,独创一种大字书法体,“虎”“寿”二字,一笔写成,高1.8米,宽0.97米,成为虎寿书法大字第一人。
“为什么有的字好看,有的不好看?字的笔迹要有缓急,有轻重,这才能看起来有精气神。”王洪军说。除了气势足,他的一笔大字里也包含着对人、对社会的美好祝愿。比如“寿”字,最后一钩象征“大地回春”,中间的圆圈象征冉冉升起的红日,饱含了福如东海的祝福之意。“虎”字的最后一笔刚直挺立,像宝剑一挥而出的凌厉剑气,展现出老虎的王者风范。“道”字的最后一笔有如神助,“走之旁”写成了枯笔,反而有了艺术留白的韵味,给人无尽遐想。王洪军爱写“道”字,“老子《道德经》开头就讲‘道可道非常道’,‘道’字可治国、可治家、可管理企业,是万物之本。”他说。
现在,王洪军已经写出“虎”“寿”“马”“龙”“道”“神”“福”“佛”“剑”“武”十个大字。
写大字靠的小身板
王洪军个头不高,不到1米七,手臂也不如常人长。可他写出的大字,却有两米半长,他是怎么做到的?原来为了弥补身高、手臂的不足,每次书写,他都要在桌子下垫上木板,身子使劲往前探出,才能完成书写。写字时,只见他仔细把宣纸铺平,毛笔蘸足墨汁,手一挥起笔,笔走龙蛇,时轻时重,收放自如,整个过程像是琵琶女在轻拢慢捻抹复挑,20秒的时间一笔大字就呈现在纸上。整个过程胸有成竹、行云流水。
王洪军的松寿斋挂满了他自己书写的“寿”字、“福”字,墙角堆着他练废的一摞摞宣纸,空气中处处弥漫着墨香。但是房间里异常简陋,没有空调、炉子之类的取暖设备,他只能依靠自然条件的变化确定写字的时间,“春天温度正合适,夏天手心出汗、冬天墨磨不好,会影响写出来的效果。”王洪军说。“夏收冬藏”,冬夏不写字的时候是王洪军的思考时间。无论是一笔写就的两条龙还是一笔写五福,都是王洪军在冬天闭关琢磨出来的。“龙”“福”二字他整整琢磨了两个月,用掉近1000张宣纸、400多斤墨汁。现在,最后他可以在不到30秒钟上网时间里一气呵成,写出他自己想要的效果。
从一开始,王洪军练字用的就是崭新的宣纸,从不在废旧报纸上练字。上下天地、左右留白、意蕴深浅一旦不符合自己的要求,他立马丢掉,毫不犹豫。“用最好的纸来练字,才会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他是一位农民,却通过书法参透了人生至理。为了练字,他每次都是一车一车地买宣纸。
写大字铸成大事业
在王洪军的桌子上,摆着一张照片,照片中他书写的“虎”字与名家名作一起在中央电视台展示。原来这是2010年的虎年,他创作的“虎”字连续在中央电视台三、四、七频道展播了3个月。“这是我女儿用手机拍下电视画面,给我打印出来的!”王洪军自豪地介绍。
2007年前后,他的“虎寿”一笔大字声名鹊起,广受好评。2010年,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书家协会专门向他征集作品,他将自己创作的高1.8米、宽0.97米一笔写成的“虎”和“寿”字捐赠,作品被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收藏。在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中国艺术家收藏协会主办的首届书画网络大赛上,“虎寿”二字曾获得一等奖;在第六届“盛世中华杯”中国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获中青组金奖,被授予“中华书画艺术精英”称号。
前不久,来淄川洽谈业务的德国专家专门来到他这儿要“龙”字,说“这是最代表中国精神的字!”。也有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学教授、大学生登门求字。“就当是老了给自己找个爱好,字写好了,比吃顿好饭、抽根好烟还要高兴。得到这么多人的喜欢,也值得了!”谈及写大字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王洪军这样说。
宝刀不老。现在,王洪军又给自己定了新任务,正在琢磨写“禅”“顺”二字,期待着他有新的突破,给我们新惊喜,给文化添新彩。
闫盛霆 郗文娇
王洪军书写的一笔双龙。 闫盛霆摄.jpg
王洪军和他书写的大字。闫盛霆 摄.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