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翱翔

【原创】初临泰山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37:01 | 查看全部
中天门也叫二天门,这里是东西来路的交汇处,是人们驻足停留的歇脚点。不管你是从东路还是从西路上来的,人们必然会暂时地休整一下,喘口气,喝口水。因为它是标志着人们战胜了过去,又是迎接新挑战的起点。所以,做小生意的人们的也不分白昼,在这里支起棚架,为游客提供热茶、汽水和上山用的竹竿。人们在此又重新汇集成喧腾的人海,一边休息、喝水,一边议论着下面的行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38:50 | 查看全部
“你知道吗?到中天门才上了泰山的一半!下一步就要走十八盘了!”

    “走过十八盘才到南天门,从哪儿开始登十八盘?”

    “上去就知道了!”

    “同志哥!上呀!我们先走了!”

    “好嘞!,咱们路上见!”

    上!好象是下达了冲锋的命令,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

    人们抱着对十八盘的好奇,开始了新的冲击。无论是男的女的、成群结伙的、还是三三两两的都顾不得多休息一会儿,心急火燎地离开了中天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40:54 | 查看全部
路,由原来的两条变成了一条。所以无论走到哪都不会断断续续,而是络绎不绝了。

    人们像潮水一样,在人们的身上,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每当人们走过,都会给山路留下深沉的脚步,撒下斑斑点点的光柱。他们都有着同样的心声,迈着同样的步伐,向着同一个目标攀登着。

    这段路,人们走的是那样的轻松,那样的快活,山势也平坦。这对于老人、妇女和孩子们是相当的宝贵,但对于年轻人来说,这就显得好像没必要,他们甚至还会抱怨:“为什么不修得陡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19:42:55 | 查看全部
当人们走过“快活三里”、“云步桥”、“五大夫松”,就到了“望松亭”了。

    在那里,透过灰色的天空,你会看到迎客松在向你微笑点头。站在这里向上看时,你会看到头顶上有了许多新的“星星”,跳跃闪烁。山路骤然变陡,蜿蜒通天;向后看时,你能看到更多的“星星”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延绵不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1:24 | 查看全部
从这里向上走的就是十八盘了。
   
    当然,许多从未到过这里的人,不十分清楚十八盘是从这里开始的。

    它的石磴贯连,直通云天,每一盘有二百多级石磴,而每两盘之间的间距也只有几尺远,所以人们一登上十八盘,连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了。

    这里也是考验体力和意志的分界线,是挺直腰杆上去,还是止步不前,在这里就分得一清二楚了。

    勇于吃苦的人是不会被它的陡峭所吓倒的。

    你看,人们稍加喘息,鼓足了勇气,又开始攀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2:53 | 查看全部
山慢慢的宁静起来,人们的喧哗声被粗实的喘息声、登山的脚步声所替代,人们的腰弯得更深了,腿也抬得更慢了,谁也无心去浏览身边的景物。小伙子们也失去了风风火火的劲头喘着粗气;老年人则还是慢条斯理,刚健有力;一对对情侣失去了平常的风度和拘谨,他们尤其需要帮助,他们依偎着、搀扶着。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互相帮助着,迈起那沉重的脚步。“爱情”这个美妙的名词在这时显现得如此纯洁,那么真挚、无私,来吧!携起友爱的手,登上泰山顶,让我们共同享受欢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4:08 | 查看全部
走过慢十八,迎来紧十八。

    升仙坊为界,丝带垂山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5:10 | 查看全部
相传古时碧霞元君(泰山奶奶)与太阳公公比赛,看谁先到山顶,谁就是泰山的主宰。泰山奶奶走到这里,被三面悬崖、一条陡涧拦住了去路;只见壁陡如刀削,山高入云层,这气势,惊呆了碧霞元君。这怎么能上去呢?就在她危难之际,只听的咔咔啦啦,一阵轰响,两边的树木飞滚而下,一会儿就架成了一条云梯,泰山奶奶高兴极了,她拾级而上,终于赶在太阳公公的前面上了山,成为泰山的主宰。所以,紧十八盘又叫云梯,形容它的陡峭如同云梯。不过人们无论是已经到过还是从未来过,只要一过升仙坊,就会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胜利就在前头了。不管此时多么劳累,都要征服最后的路程,品一品升仙的味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3 21:36:17 | 查看全部
走上云梯,确实不同于前面已经走过的路程。腿在打颤,发抖;汗水像虫子一样,顺着脸颊、脊背直淌。每抬一次脚都要付出相当大的气力,人们都在担心,就一条腿的力量是否能够支撑住整个身躯。人们的进程更慢了,嘴张得更大了,好像要吞掉所有的空气。有的人用手拉着栏杆顽强地前进着,前面的人拦住了去路,后面的人都没有力量超过去。路中间的人则落下腿后用手按着膝盖,带动着身体起来,人们已经没有了连贯的脚步,好像都在做着分解动作;这真是一场战斗——意志与力量的战斗!时间是那么的漫长,路程是那么的艰难,人们只有默默地、默默地承受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3 23:03:24 | 查看全部
我的天,翱翔老师为什么不一次发完呢?这样的稿子是你专门拿来掉人胃口的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