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4-11 13:12:22
|
查看全部
四、“职场便利贴”,做事效益低的人
T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新人,来到**公司做销售助理,名头虽然好听,其实就是打杂的。销售部门的前辈,不少是公司里的牛人,公司收入都靠他们撑着,地位自然也"高人一等",T这样的新人只有被使唤做事的份,买咖啡、定外卖、打字复印、送资料……都让她来做。T从不敢说个"不"字,别人不愿做的工作丢到她这里,她都照单全收,即使加班加点也只能认命。更惨的是,自己做了那么多,还不受大家待见,老板也看不到她的业绩,薪水也是公司里垫底的。
专家点拨: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公司里的职能定位,分不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自然别人也会顺手贴"便利贴"寻方便。职业规划师认为,"便利贴"想要撕掉标签,就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围绕目标做事,并且做好时间管理,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会独立自主,慢慢从"以他人评价为标准"转向"自我肯定与否定"的激励模式上,逐渐摆脱这种被动、消极的状况。
五、爱说"不可能",能力不足的人
W在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做网络技术方面的工作,时常要应急处理一些计划外的突发状况。也许W是觉得老板要求太多,也许是变相拒绝处理这些烦人的意外状况,他经常用"不可能"来回应,每每说很多不能完成目标的状况和理由。久而久之,老板也对这几个字反感起来,对W的能力也产生了怀疑。
专家点拨:
“任何事情,都有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法,太轻易说:不可能,时间长了只会给人留下能力不佳的印象,也在意识里局限了个人的思维。”职业规划师提醒职场人,少说"不可能",多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锻炼能力、提升技能的好方法。在尽力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能激发创新意识、探索意识,带动积极性。如果一句话就否定掉当下任务的可行性,那么任何发展都难有突破。个人职业发展会因消极的意识和态度而受阻碍,涨薪就真的"不可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