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回复: 1

[深圳新闻] 晶报评:让孩子多识深圳的“鸟兽草木之名”

发表于 2016-4-11 21:13:4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不能任由科技将生活从大地上连根拔起,没收每个人与自然交流的不可复制粘贴的情感体验。因此,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深圳自然读本》(学生版)意在让孩子们认识一个美好的自然深圳。
  
  昨天,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深圳自然读本》(学生版)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了新书首发式。作为本土自然生态知识读本,该书对深圳地理、生态、鱼类、鸟类、昆虫等都有所涉及,意在让孩子们和城市里的万物一同生长,认识一个美好的自然深圳。
  
  确实,令人惊讶的是,在深圳,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森林周围,竟还有自然原生态与现代文明并存不悖。深圳生长着600岁的古榕树,飞翔着300多种候鸟和留鸟,整个中国六分之一的蝴蝶品种、十分之一的蜻蜓品种都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找到……几年前出版的《深圳生物物种资源编目》显示,深圳拥有各类保护植物和珍稀濒危动物达2067种。
  
  这很容易令人想起在深圳刚刚兴起的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在香港、台湾等地早已盛行,对我们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鲜的事物。去年,深圳首个也是全国首个建在公园里的自然教育中心——深圳湾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课。目前,深圳已开设了多所自然学校,受到家长和孩子的热捧。
  
  是的,生命本来就源于自然,人与自然的接触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据一项调查显示,近14%的深圳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倾向。所谓自然缺失症,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处在高科技的包围中,太容易被电视、电脑、网络游戏、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吸引,与大自然割裂,导致了儿童孤独、抑郁等一系列症状。
  
  治疗自然缺失症的重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行自然教育,让孩子们通过聆听、触摸、眼观、描述等方式亲近大自然。那些不曾被水泥覆盖的土地之上,隐藏着无尽的生命秘密与勃勃生机。我们不能任由科技将生活从大地上连根拔起,没收每个人与自然交流的不可复制粘贴的情感体验。
  来源:深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21:21:51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