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1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重建奶品信心需良性互动

发表于 2016-4-11 23:24:5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信心不是“强调”出来的,而是一个个货真价实的品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治理过程树立起来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食品涉及孩子,更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无论是上海公安破获的冒牌奶粉案的最新进展,还是针对跨境电商的税收调整,都让为婴幼儿奶粉焦虑的“孩子妈”心弦绷紧。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通报了制售冒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案的调查情况,让一些家长心里有了底,也让更多的家长期待强烈。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曾经的“三聚氰胺”事件,让本来生机勃勃的国内奶业一蹶不振,也让公众对国内奶品的信心降至冰点。这些年来,无论奶制品行业还是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背负着艰巨的责任与使命。

  必须看到,中国奶业发展正在走出阴影。自2009年起,国产生鲜乳连续7年来抽检合格率为100%;国内多个乳品企业的多款产品在国际乳制品质量评比中获奖,或者通过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将每季度监督抽检和发布结果,增加为“月月抽检、月月发布”,无疑是监管层面的底气所在。可见,中国奶业正在经历一个涅槃重生的过程,这离不开企业品质、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的合力。

  然而,要把奶业发展的进步转化为消费信心,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有调查显示,广州40.4%的受访者认为国内企业产品不可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消费环境的窘状。上海冒牌奶粉一案所折射的公众情绪,就在于消费者信心的不足。

  在这样的情况下,针对每一起涉及奶品安全的公共事件,尤其要慎重处置。为什么刚开始权威部门强调“冒牌奶粉符合国家标准”,并没有令公众安心;而经过反复的案情披露,一次次确认造假者只是以低价奶粉灌装成高价奶粉,消费者才逐渐走出恐慌?原因就在于,人们期待的是透明的生产、透明的销售、透明的监管。信心不是“强调”出来的,而是一个个货真价实的品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一场场公开透明的治理过程树立起来的。

  其实,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对监管水平的要求,无论对行业发展还是经济社会进步来说,既是巨大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面对奶粉市场国内消费困境和国外代购的红火,国内奶企理应反思其中的差距,借势谋求产业升级,把质量当成生死攸关之事,从源头树立信心;监管部门则需高悬“达摩克利斯之剑”,用毫不容情的行动、更加透明的机制,为消费者保驾护航。而面对处于转型期的产业,消费者也需更加客观理性看待,只要品质达标,应该多给国内奶业机会。

  信心的重拾需要合力,消费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市场各方的良性互动。说到底,今天的消费者希望选择更放心,企业希望品牌收获更多信任,监管者希望业态更健康,只有各方都来尊重和维护社会的这个总体需求,消费者无奈的“海外背奶”才会成为历史,中国奶业才能走出低谷,重拾河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2 22:52:4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