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面对各地讯友们的相继离开,一句再见相送,纵有万般不舍,终需一别,唯愿重逢之时,卿心依旧。
——致讯友
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坐在办公室,盘点过往的岁月和这次交流会的点滴,可谓收获与感悟同在,成长与感恩并存。
收 获
当我站在响沙湾金黄色的沙滩上,盘点过去一年在写作中的收获,我想除了开心快乐,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温暖、荣誉和友谊。这份温暖来自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我才能顺利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我更感谢《阜丰内讯》的编辑们给我的热情指导和无私帮助,在我每投去一篇稿件的时候,他们都认真地审阅,耐心地指点,令我时常感动。
这份荣誉来自自身的努力,今年再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无疑也是我本职工作之外的收获,然而收获最大的岂止是这份荣誉,更增加了我作为通讯员的归属感,这份收获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并弥足珍贵的。
当我接过领导颁发的荣誉证书时,我知道接过来的不仅仅是集团及公司领导对我在过去一年里努力的肯定,更是在未来日子里对我的殷切期望。
这份友谊源于共同的爱好,今年的交流会让我和“老相识”们得以再续“前缘”,也让我见到了以前未曾谋面的实力派讯友,我们也因《阜丰内讯》而结缘,相约明年再相聚。
感 悟
2012年相约北京。用李会农李哥的话说,他做梦也没想到会以通讯员的身份第一次进京,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李哥说到动情处竟落下了激动的泪水,而我也因为这个“第一次”激动的在火车上一夜未眠。
2013年齐聚扎兰。在这里结识了更多的写作爱好者,吊桥公园留下了我们的身影,月亮天池印下了我们的足迹,扎兰之旅,不虚此行。
2014年圆梦沂蒙。也是以通讯员的身份“第一次”回到了魂牵梦绕、朝思暮想的地方。参观山东省政府旧址,作为“阜丰军队”中传播阜丰文化、传递正能量的通讯员队伍中的一员,自豪的同时也更加明确了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2015年重逢内蒙。这一场重逢,无需高谈阔论,却有一种声音让内心听到。这一场重逢,意想不到的是坚持了八年,我却依然初恋般全力以赴。这一场重逢,你还记得自己最初写完一篇稿件投稿后期待内讯出刊的样子吗?想你,也会一如既往。
成 长
说起自己的通讯员成长之路,还要从08年5月13日我参加了公司组织肥料厂曝气池改造工程大会战,写的一篇《阜丰-为你自豪》刊登在第27期《阜丰内讯》追溯,在这之前是每期必看,但仅仅是限于看而已。
初尝了发稿甜头的我,受到了极大鼓舞。从此,我的生活掀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了我的写稿之路,《人生如戏大舞台,职场有梦来阜丰》、《阜丰-温暖的港湾,温馨的家园》、《阜丰欢迎你》、《阜丰,轻轻的告诉你》……陆续在《阜丰内讯》刊登。
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多次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懂得了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必须多跑、多问、多思、多写,做生活的有心人、热心人、细心人,这样才能写出贴近实际、反映基层现状的好文章。现在我的文章经常在《阜丰内讯》上“抛头露面”,而在这之前都是我从不敢想象的。
此次参加由《北方新报》包头版编委,采访中心主任王宗主讲的新闻写作培训,通过其对新闻稿件的深入讲解分析,以及交流会上讯友们的无私分享,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当你把一件事看成一种事业的话,它产生的价值不像金钱般,挥之即去。这种价值将是永恒的,会跟随你一生。确实,若干年后再回忆那些落选的稿件和优秀的稿件都将会对我产生一种无可估量的意义。
感 恩
感恩阜丰,是阜丰给了我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这里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如鱼得水,找到了自我。
感恩阜丰,是阜丰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让我觉得自己还能有更大发挥的空间。
感恩阜丰,是阜丰的品质让我有足够的理由留了下来,在这里乐业、安家。
感恩阜丰,是阜丰让我有机会在这里展现我的品格和优秀的一面,可以让我只要把工作干好,其他一切都不用考虑……
最后,还要感恩《阜丰内讯》,是《阜丰内讯》给了我这样一个舞台,让我有了结识更多朋友和出去看一看的机会。今后我将伴随《阜丰内讯》在写作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阜丰集团肥料事业部办公室 朱心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