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5|回复: 4

中铁一局城轨公司重庆地铁项目创造盾构正穿机场全国新记录

发表于 2016-4-13 19:2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隧道贯通现场
中国网中国建设讯(通讯员 朱晓坤)4月12日,由中铁一局施工的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站~T2航站楼站区间左线TBM隧道顺利贯通,该线的贯通也标志着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站~T2航站楼站区间盾构隧道全线贯通,并创造了盾构隧道正穿机场1247米的全国最长新记录;地面沉降完全受控。
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10107标项目由中铁一局承建。工程包括2站3区间,主要有T3航站楼站~T2航站楼站区间TBM下穿机场跑道,T2航站楼站施工紧邻重庆机场等重大风险,标段全长4452m。
自重庆地铁项目部组建以来,先后克服了前期征地困难、施工安全风险高、隧道涌水量大等诸多困难,其中T2航站楼站位于重庆市江北国际机场T2航站楼前广场下方,为地下暗挖二层岛式车站;渝北广场站位于渝航路南侧,渝北区两路汽车站下方,为地下暗挖二层岛式车站;区间包含T3航站楼站~T2航站楼站~渝北广场站~鹿山站,除始发井段为明暗挖施工,其余均采用复合式TBM施工,区间穿越围岩均为Ⅳ级。
树立信誉 维护企业形象
项目部自14年3月组建进场以来,我们秉承“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人生品格”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德修身、技立业、细管理、筑精品”的项目管理理念,按照业主和上级要求跑步进场、快速建点,经过全体参战员工共同努力,在全线率先完成了项目部、工区驻地建设及临建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施工组织、狠抓现场管理,各项工作受到了业主和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在14年5月业主开展的综合评比中名列全线第一,9月荣获中铁重投第三季度劳动竞赛第二名,目前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受控,树立了中铁一局良好的企业形象。
严格管控 确保安全穿越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也是国家规划的十大区域枢纽机场之一,更是重庆、西部、华夏三家航空公司的主基地机场和四川航空、中国国际航空的基地机场;江北机场现有2条跑道,高峰期2—3分钟就要起降一班,航运繁忙。为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营,机场方面对TBM隧道穿越机场施工的要求是施工区域与周边区域产生差异沉降小于或等于10毫米、道面沉降不大于10毫米!
面对施工沉降控制精度高、控制距离长,以及施工环境特殊的现实,项目部充分认识到,下穿机场跑道施工,不仅仅关系到施工技术、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更是承载着中铁一局、乃至中国中铁声誉和形象重大原则问题。为此,项目部抱着如履薄冰的细致、如临深渊的谨慎、如坐针毡的态度,精心编制了《TBM下穿重庆江北机场安全施工专项方案》、《TBM下穿重庆江北机场监测专项方案》,并于2014年7月24日进行了专家评审。这场评审会与会的国内民航专家、重庆市社会专家;民航相关单位有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民航重庆监管局等22家单位、 80余人参加,足见施工的难度和施工牵涉面之广。
穿越机场前,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学习下穿机场跑道专项技术交底及综合应急预案,并详细部署下穿机场施工各项措施,从材料供应,施工掘进到监测管理和应急管理措施等各方面细化,确保穿越机场跑道安全。同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TBM隧道掘进机下穿机场跑道前30米按照设计方案开仓检查刀具和TBM掘进机全面检查,防止影响穿越跑道时的掘进速度。
根据对重庆地质情况的调查和已掘进地质情况分析,该区间隧道上方水量较大且线路均为下坡,TBM掘进机在下穿机场跑道过程可能出现涌水量大,后方水流进入土仓内的情况。为此TBM掘进机进机场跑道前项目工程技术部组织封环注浆技术交底,通过科学策划和有效组织,克服诸多困难,最终顺利实现了隧道达标贯通。
科学监测 做好沉降控制
控制地面沉降是隧道下穿机场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保障机场安全和正常运营的关键所在。项目部为了确保机场飞机正常起降不受或少受影响,将10毫米的沉降标准提升到6毫米沉降标准。为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是对盾构机的适应性进行了改造,以满足区间掘进和下穿机场对沉降控制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强化沉降监测力度,认真进行现场环境条件的调查,并结合线路的走向在隧道的两侧埋设沉降观测点做好地面的监测工作。项目采取全方面立体式监测模式,分别进行了地表沉降监测、地面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地下管线变形监测、隧道收敛监测;同时,在飞行区外(包括停机坪、航站楼)区域,采用人工观测方法;穿越机场草坪区域,采用有棱镜自动化监测;穿越机场主跑道、滑行道区域,采用免棱镜自动化监测;穿越机场主跑道的差异沉降和倾斜,采用自动化监测;对机场穿越范围内(尤其是跑道附近)进行分层沉降观测;并实行24小时监测及巡视。以此形成了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做到了及时、准确掌握监测数据,指导施工。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确保了监测的覆盖面、频率和精度。
强化管控、确保掘进姿态
穿越机场跑道时按照项目部下穿机场跑道值班表,从项目部领导班子到各部门,在TBM下穿机场跑道期间,白班、晚班都安排有人值班,确保TBM掘进机顺利下穿机场跑道,工程部技术员、安质部安全员、测量组全天都在现场巡查。测量组每天对地表监测数据通报,一旦发现数据有变立即采取措施,在穿越中根据前段确定的施工参数结合实际自动化监测数据进行施工,并以指导后续施工措施的制定,确保TBM掘进机姿态(位置)随时处于受控状态。机场第一跑道位于缓和曲线上(接近直线),TBM掘进机姿态控制相对容易,为此TBM掘进机在接近机场跑道时对掘进机姿态进行调整,尽可能避免出现纠偏,即使少量偏差也在盾构完全通过机场跑道后进行调整。
明确措施 减少地层扰动
TBM掘进机在下穿机场跑道地段不允许停机,保证一次性通过,地面监测采用实时监测法,在跑道处加密监测点,并保证监测数据能连续传递至项目部进行分析,及时反馈至掘进作业班组。TBM掘进机推进过程中要求操作手严格控制施工参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稳定各项施工参数,保证TBM掘进的连续性,尽量减少TBM掘进机推进中的变速、挤压作用对周围土体的影响。项目部在TBM推进过程中,每推进一环都对掘进参数进行统计,要求TBM掘进机在通过机场过程中须匀速连续,均衡。提高掘进效率,减少对跑道下方地层的扰动。
强化注浆、避免地表沉降
由于机场跑道下方部分为回填土,且裂隙水丰富,为确保机场和TBM隧道施工安全,项目部将防水注浆列为重要管控目标。在同步注浆时必须做到掘进和注浆同步进行,即不注浆,不掘进。在同步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方面进行双控,做到实时、足量。掘进过程中,按照注浆封环技术交底及时注浆封环,整个过程由工程部人员负责监控。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超前策划、精细管理、严格执行,让一个个难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确保了区间TBM隧道顺利贯通,并创造了TBM隧道下穿机场1247米的全国最长新记录。
来源:中国网中国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0:29:47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快乐阅读,劳动竞赛版块欢迎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0:29:59 | 查看全部
1给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0:30:11 | 查看全部
5点赞.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3 20:30:2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