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8|回复: 0

人造皮肤第一步 日科学家用干细胞培养出皮组织

发表于 2016-4-13 21:39: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美国最新一期学术杂志《科学进展》报道,日本东京理科大学以高木良(Ryoji Takagi)为首的一个研究团队利用小鼠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培养出了皮肤组织。该组织被移植到小鼠皮肤上后,可以发育生长,如同天然皮肤一样。

  据悉,iPS细胞是经人工诱导重编程的体细胞,其自身发育已经到头,就等下一步发育成特定的组织细胞或器官细胞了。该细胞就像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发育全能性,经过适当诱导,可以转化成各种体细胞。

  在该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在培养皿中将iPS细胞培养成很小的块状组织。这种“胚状体(Embryoid bodies)”在一般情况下会无序生长,随机转化成各种各样不同类别的组织,但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添加信号蛋白,影响其转化方向。随后,他们将这些细胞暂时移植到小鼠的肾脏附近,以助其分化增长。

  研究人员发现,经过如此处理之后,这些iPS细胞发育成皮肤细胞层、毛囊以及其它一些皮肤结构。毛囊就像正常的毛发一样含有皮脂腺和肌纤维。随后,研究人员又将如此培养出来的组织,移植到其它小鼠的皮肤上。14天后,在原本并无毛发的这些小鼠的皮肤移植部位,长出了毛发,而且移植组织也和其周边的神经纤维和肌纤维弥合。干细胞研究的一个特别风险,即可能生成肿瘤的情况,在该项实验中却未发生。三个月后,被移植的皮肤组织中依然没有癌细胞。

  未来憧憬:实验室培育替代器官

  参与该项研究的辻孝博士(Takashi Tsuji)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中心发布的一项公告中表示,希望将来能借助这一方法,"在实验室里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完好器官"。

  不过,该研究团队表示,在进一步探索培养其它器官细胞之前,想先尝试培育人体皮肤,譬如用于治疗烧伤患者。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

  海德堡的德国癌症中心干细胞与癌症部门主任、HI-STEM干细胞研究所所长安德烈亚斯•特龙普(Andreas Trumpp)对媒体表示,利用小鼠细胞取得的这一新的研究成果,只能算是人们向人造人体皮肤的方向上迈出的第一步。他说:"这项研究是在已有的一个方案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但凭此方法还得不到纯粹、完整的皮肤,而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是毛囊含量特别多的一小部分。"

  特龙普表示,该研究也还没有证明这块新皮肤确实完好地具备皮肤的所有功能,譬如皮肤的屏障功能、出汗功能、皮脂腺分泌功能等等。

  2006年,日本学者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成功地对体细胞进行重编程,得到了iPS细胞,使干细胞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荣获2012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习编辑:程亚惠 审核:牟延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