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8|回复: 1

先坚守原则再双向理解

发表于 2016-4-13 23:1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理解不代表纵容,“我理解你”这句话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原则基础之上。


  ■ 岳振宁





  有这样一些管理者,他们关心员工,乐于和员工沟通,认真负责,在员工出现问题时能够换位思考。但他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但在了解了员工的难处后,我很认同他的做法而失去了原则。”


  理解不代表纵容,“我理解你”这句话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原则基础之上。例如,一名员工经常迟到,屡次被罚款依然得不到改善。主管了解后得知这名员工上班路程需要十多公里,花在路上的时间一个多小时。由于这名员工态度积极,业绩优秀。他的主管对现状也很理解,所以大部分时间只是做一些善意的提醒,但是问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如果你是他的领导,你该怎么办?表示同情和理解,还是继续实行罚款?


  也许主管会告诫这位员工说:“其实你每天只要早出门十分钟就不用交罚款了,下次一定注意啊。”但这有效吗?结果摆在面前,基本无效。因为你没能让对方认识到你真正的关切,没能让对方认识到迟到不仅仅是罚款能够解决的问题。


  上面说的这个故事真实发生过,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主管下班后开车带着这名员工回家,实地测量了一下距离,真实地体验了一次员工需要克服的困难,开车途中和这名员工做了深入沟通。管理者的这种行为让员工看到了真诚,建立了信任;路途上的沟通更让员工真正理解了“迟到非小事”的含义,摒弃了自己认为大家在小题大做的思想。从此以后,这名员工再没迟到过,目前身居要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4-2 20:40:59 | 查看全部
理解不代表纵容,“我理解你”这句话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原则基础之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