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4

艺术,重要的微量元素(环球走笔)

发表于 2016-4-14 06:06: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笔者受邀观看“利兹国际钢琴比赛”决赛获奖选手的演出。这项在音乐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赛,是由在工程科学等领域具有领先水平的利兹大学承办,历经五十余载依然生机勃勃。表演开始前的冷餐会上,该校校长艾伦说,利兹大学之所以世界知名,不仅因为工程等学科的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对文化领域的重视。此言颇有深意。
    工业革命的发生,是思想领域长期积淀的结果。没有人文的丰厚土壤,科学之树难以生根发芽。去年,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老师在英国教学经历的纪录片引起广泛关注,有些朋友也问过笔者的看法,这并不好回答。但就像有分析指出的,中英教育发端于各自国土,双方教育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有差异,并不存在教育本身孰优孰劣的问题。
    创新成为当今世界的风潮。创新并非一时一地的事情,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才能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灵魂深处,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在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常常如邻家老伯,不会被刻意突出。其中一些人仍旧踏踏实实地为本科生、研究生上课。
    社会的发展如同种植作物,物产丰富的基础是土地的富饶,除了氮磷钾这些元素以外,还要有多种微量元素。譬如,艺术就是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附中的毕业生,有不少考入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大学。英国曼彻斯特高中音乐学校的学生,也多有进入牛津和剑桥大学的。这些学生不仅有特殊的音乐才能,而且在其他领域也一样出众,他们的人生道路由此更加宽广。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教育要超越功利主义。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什么?肯定不是以“考试利润”为追逐目标的东西。孩子的成长,离不了精神的陶冶,思维的开拓,能力的蓄积,见识的积淀。它融于数学公式的推导、画纸上的铺展、音符的跳动、劳动工具的运用……
来源: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1:28:58 | 查看全部
期待各位老师快乐阅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1:29:09 | 查看全部
3辛苦了.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1:29:20 | 查看全部
学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1:29:2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