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回复: 3

[深圳新闻] 为“滨海宝安”注入文化内涵

发表于 2016-4-14 06:33: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宝安不仅拥有凤岩古庙、文公祠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还保留了吃“盆菜”、舞狮等大量民风民俗,这样的文化基因,都可以加以创新移植到“滨海宝安”的建设中来。
  “邑地枕山面海,周围200余里,奇形胜迹不一而足,而山辉泽美,珍宝之气聚焉。”这是当年的《新安县志》对宝安的描述。而今,这块厚重而不失灵动的滨海土地,被注入了新的发展愿景。
  以湾区经济新发展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是深圳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举措部署。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粤港澳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安决心打造华南最具影响力的滨海城区,“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成为描述宝安的新的解说词。
  是的,深圳没有大江、大河,但有更为辽阔的大海。宝安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湾区经济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版图突出亮点的今天,进一步形成海的优势、特点、品质、视野和品牌,乃至与前海、蛇口自贸区形成合力,成为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前沿地带,都是宝安所面临的新机遇、新使命。
  宝安西部活力海岸带长约45公里,腹地纵深10公里。将其尺度对比纽约、东京等世界级的滨海岸线,可涵盖多样化的湾区重要滨水地区,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当然,放到更长远的时间坐标下来看,要提高滨海宝安的能见度,避免使之成为一种湾区发展复制品;要让“滨海”真正成为发展的灵魂,还需要更好地为其注入文化内涵。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对滨海文化资源的整理、挖掘、保护、传播,将文化的精、气、神融汇进实体建设中,打造全新的城市景观。宝安历史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至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始定宝安之名,文化底蕴极其厚重。宝安不仅拥有凤岩古庙、文公祠等众多历史文物古迹,还保留了吃“盆菜”、舞狮等大量民风民俗,这样的文化基因,都可以加以创新移植到“滨海宝安”的建设中来。
  比如,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一期)沿着西海堤布局打造而成,去年8月22日正式开门迎客,标志着宝安开启亲海时代。深中通道建成后,西湾红树林湿地公园也是经由该通道进入深圳后对宝安“滨海、亲海、乐海”的最直观感受。将伶仃洋、凤凰山、凤凰古村、沙井古墟以及蚝文化、杂技、戏曲等传统文化因子注入其中,进一步突出特色文化体验,可有效提升宝安的旅游实力与人文形象。
  大海是古老的,也是青春的,海洋文化是开放、包容的。宝安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脉,也有阳光的青春气质。以劳务工为题材的专题性博物馆、外来青工文体节、劳务工大讲堂、青工合唱团等一个个叫得响的文化品牌,都是宝安在全国的首创。此外,宝安还通过各种“文化春雨行动”送讲座、送展览,让文学、美术、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进入厂区……文化的根须,在这块滨海土地上不断延伸生长。
  我们相信,“滨海宝安”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深圳作为滨海城市的身份认同。我们也相信,有了文化这块压舱石,发展注入了文化的重量,城市将驶入更宽阔的前行航道。
  来源:深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06:52:08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4:22:3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5 14:22:38 | 查看全部
祝胡老师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