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1|回复: 3

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悦读)

发表于 2016-4-14 16:37: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玉兰和夜来香,到了晚上,香气随风四散,流动在家屋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

  长大以后,更发现这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凡香气极盛的花,桂花、玉兰花、夜来香、含笑花、水姜花、月桃花、百合花、栀子花、七里香,都是白色,即使有颜色也是非常素淡,而且它们开放的时候常是成群结队的,热闹纷繁。那些颜色艳丽的花,则都是孤芳自赏,每一枝只开出一朵,也吝惜着香气一般,很少有香味的。

  “香花无色,色花不香”,这真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很少能兼具美丽和芳香的,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当然,我们的人生多少都有缺憾,这缺憾的哲学其实简单:再名贵的花,恐怕都会为自己不能芳香而落泪哩!这是对待自己的方法,也是面对自己缺憾还能自在的方法。

  当然,艳丽之美有时也值得赞叹,只是它适于远观,不适于沉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少能欣赏素朴的事物,却喜欢耀目的风华;但到了中年则愈来愈喜欢那些真实平凡的素质。例如选用一张桌子,青年多会注意到它的颜色与造型之美,中年人就比较注意它是紫檀木或乌心石的材质,至于外形与色彩就在其次了。人到了某一个年纪、某一个阶段,就能穿破语言、表情、动作,直接以心来相印了,也就是用素朴面对着素朴。

  古印度人说,人应该把中年以后的岁月全部用来自觉和思索,以便找寻自我最深处的芳香。我们可能做不到那样,不过,假如一个人到了中年,还不能从心灵自然地散出芬芳,那就像白色的玉兰或含笑,竟然没有任何香气一样的可悲了。

  (摘编自2016年第6期《思维与智慧》,原题为《素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4 17:38:54 | 查看全部
芳香需要用心找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4 17:39:09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4 17:40:04 | 查看全部
专页有你最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