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4-15 08:17:45
|
查看全部
总的来说,中国高古玉及古玉时期的珠子,虽然材质稍稍差强人意,但是它有非常宽阔的历史研究空间及艺术欣赏价值,当现代的人们佩戴把玩时,会不由自主的被它本身所蕴含的艺术及文化底蕴所吸引;会意识到它在高古玉时期尊贵的社会地位,这种影响不仅会无形中提升收藏者的自身修养与生活品味,更加能满足佩戴者的心理及精神需求,这个时期的珠子,具有很高的收藏及研究价值。因为收藏高古玉及古玉时期的珠子,我们主要看中的是它们的艺术欣赏性及历史价值,材质的等级可以稍差,所以在购买时一定要谨慎,从材质、纹路、图案、包浆、土沁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力保能正确分辨珠子的新老,防止购买到以新仿老的伪品。
时至今日,中国人对珠子的热衷程度仍不减当年,但是由于收藏市场的混乱状态,导致人们盲目跟风收藏,许多没有艺术欣赏力和收藏价值底下的珠子被人为炒作,价格飙升,比如说前几年风靡一时的黄龙玉、金镶玉、蜜蜡、琥珀等等,这些材料本身是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但是由于人为的恶意市场炒作,导致市场价格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火爆过后就会大幅度降价,蒙骗坑害了不少藏友。这几年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绿松石也走上了这条炒作的道路,一颗品相好的南红玛瑙要按照克数进行买卖,最高的要卖到几百元每克,这是不符合常规的,我们一定要吸取早年“君子兰”热潮、“京巴犬”热潮所带来的教训,正确理性的对待任何所谓流行及火爆的事物。
这里要说一下现在比较流行的菩提子、核桃、木材等可再生的材料。核桃作为文玩界的老前辈,从古至今一直有人把玩,把玩核桃可以按摩手部经络及肌肉,有一定强身健体的辅助功效,并且核桃的把玩是在手心中进行,手心不存在汗毛孔,核桃上滋生的细菌不会被皮肤吸收,只要把玩过后将手洗干净,就不用担心细菌由毛孔侵入身体,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但是其他种类的木质材料就要注意了,现在人们喜欢将木头、菩提子、橄榄核手工打造出包浆后,佩戴在手腕或脖子上,所谓的人工包浆其实就是手渍、灰尘、空气层层沉淀,再配合人工刷磨出的轻微痕迹所出现的柔和亮光。无论多么珍贵的木材,它的本质总归是木头,木质材料有比较大的空隙很容易滋生积攒细菌,这种材料不能进行水洗否则容易开裂或变形,水洗也会使檀香、沉香等木材失去原有香气及药用价值,并且包浆油亮的珠子才算得上优品,所以藏友们舍不得清洗木质珠子,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盘结在珠体上的细菌越来越多,人的命脉所在地长期在这种环境下被多种细菌侵蚀,对人体健康一定没有任何好处,甚至会引发一些疾病。
菩提子从古至今都是佛家用物,是僧人、教友们在打坐念经时计数使用。单看菩提子的材质其实就是各类种子,是可以再生的物质,数量很庞大,没有什么稀缺性可谈,从欣赏性的角度出发,它的外观只是种子的模样,会有什么艺术欣赏性?
橄榄核因为可以在其表面进行雕刻,所以雕工精美的橄榄核具有一定的把玩价值,购买时要仔细区分人工和机器雕刻的手法,因为两种雕刻方法的不同价格也有所区别,不要盲目的追崇所谓大师雕工,只要注重雕工本身是否精美,材料上是否有大的缺陷就可以了。
从出土和传世的器物中我们也很难见到木质材料的身影,第一,因为木质材料本身的分子结构禁不起长时间的土蚀水沁,在土中时间过长会自行分解腐烂。传世的器物虽然没有土蚀水沁的干扰,但是长时间的自然风化会使木质碳化、枯朽。第二,一般古代所佩戴把玩的木质珠子都是经过雕刻的,核雕工艺始于明兴于清,从发展历史上来分析,所存留下来的木质珠子年代不会太久,年份在清朝左右的比较多。所以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号称辽金时期、高古时期的价格极高的木质材料珠子,基本都人工伪造的。
我认为菩提子、橄榄核等木质材料,在没有雕工的情况下,本身不具有收藏价值。有雕工的木质材料珠子是可以作为玩物把玩的,但是木质材料的珠子不具有收藏价值。
现在有许多所谓的社会名流争相收藏天珠,认为在僧人身上佩戴过的天珠具有灵性,购买这种天珠可以使佩戴者诸事顺利、替其挡灾辟邪,天珠的价格根据佩戴僧人的身份等级和年限长短,从几万高至几千万不等,部分有心人故意将天珠神化、妖魔化,利用人们崇敬神明的心理恶意混乱市场,这是一种畸形现象。天珠的制作工艺是在天然的材料上人工烧制出代表各种意义的纹路,这种珠子是信奉佛教的人们带着崇敬慈悲的胸怀来佩戴供养的,具有一定的传播佛教文化意义和艺术欣赏价值,绝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天珠本身的价值也要大大低于现在市场的价格,我认为天珠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在进行购买时,要正确认识天珠本身的价值,分析价格的高低,自主研究收藏,理性对待。
佛教文化流传千百年,在中国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古代时中国对佛教十分信仰,所制作的珠串有很浓的佛教寓意在其中,随着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人们应该正确理性的认识学习研究这种文化,不要将它神化或妖魔化,真正的佛教文化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研究学习,它并不是迷信思想,目前中国也有专门的佛学院,大家不能盲目的跟随僧人,更不要产生僧人就能代表佛的思想。在收藏时不要将佛教思想混淆在其中,这样既得不到收藏的意义与价值,也感受不到佛教文化的深远内涵。将教义与收藏混为一谈是没有任何意义,极不可取的行为。
目前的值得收藏的珠子,除了真正高古的珠子外,翡翠、玉、玛瑙和有机类宝石也是可以收藏的,购买时要仔细的分辨这些宝石的质地是否优良、雕工是否精美,切割是否整齐、价格是否合理。
每购买一件器物都要考虑它真正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实用价值,以及是否有传代的价值。各种材质皆有高低等级之分,就我们常见的翡翠、玉、玛瑙这三种材质来说,等级优良与低下的,在质地、色泽、硬度、密度上无论是使用仪器分析,或肉眼观察均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了它的收藏价值,质地优良的材质经得起雕刻、切割、把玩、风化,有一定的稀缺性和升值空间,这种级别的材质制作出的珠子或器物玩件,不单可以自己把玩还具有传代的价值。质地差的虽然价格低廉但是不具有升值及传代的空间,所以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
在收藏时既不要一意孤行也不能盲目跟风,要从各方面吸收知识,开阔眼界。比如说目前市场上很流行的南红玛瑙和绿松石。南红玛瑙以锦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柿子红为上品,质地要有胶感、糯细十足才可称为优良。绿松石是呈纯正蓝色,质感像瓷的为上品。这两种材质各方面都很优良,矿产量较少,有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它们真正的价值要低于现在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所以要谨慎购买。
其实从古至今,就不缺少玛瑙材质的珠子出现,比如优质的五彩缠丝玛瑙、天然无优化的绿玛瑙、黄玛瑙均十分罕见,矿产量极低,这几种玛瑙的收藏价值远高于南红玛瑙,在市场上出售的数量很少,价格也比较合理,从升值空间和传代价值来看都是十分值得收藏的。
另外,现在被全世界明令禁止销售买卖的,象牙、犀角、珊瑚等有机类宝石,依然有人冒着风险私下交易,这是不可取的。为什么藏友们会如此喜爱这些材料呢?其一,大概是因为这些材料在中国古代被广泛收藏,藏友们认为古人收藏的都是好东西,所以现在争相收藏。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许多古人从没见过的材料问世,无论从质地、颜色、艺术欣赏力方面均要高于象牙等材质,不必要总以古人所收藏的物品为标准。其二,因为象牙等材料的稀缺性,助长了人们收藏的欲望。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象牙等材质属于有机类宝石,有天然的空隙,经不起风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变色褪光等现象,现在留下的老物件也都以明清时期为主,除了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后难以捕捞外,这些材质本身也留存不了太长的时间,所以收藏价值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现在我们应该多学习交流,与世界接轨收藏更有升值空间的其它物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