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回复: 1

转作风、改文风,写职工群众爱看的作品

发表于 2016-4-15 18:46: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体会
          “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的一项要求。作为一名企业基层通讯员,我对习总书记“转作风、改文风”的提法深有感触。
           转作风,就是要深入基层,多与职工群众打交道。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对有些采访对象,特别是基层的班组长、职工,如果你坐在办公室里正儿八经地采访他们,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很紧张,很难收获鲜活生动的素材。可一旦到了他们工作的地点,或在他们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会消除紧张感,采访就会顺利进行,从而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采访手段再现代化,代替不了面对面交流。如果我们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简单的采访,凭想像、想当然,那么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就有可能脱离实际,甚至还可能闹出笑话。只有深入车间、头面,与职工群众同劳动、拉家常,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工作、生活,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喜怒哀乐,行文时笔下才会有感情、有温度,才能打动读者,获得共鸣。
        改文风,我的理解就是要增强受众意识,转变写作风格,多写一些“沾泥土”“带露珠”的文章,让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一位厨师,如果做菜前不了解一下顾客的口味,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那么他做出来的菜顾客很可能就不喜欢,接受不了。同样的道理,我们通讯员在采访报道先进典型、企业新闻时,不把握好职工群众的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写出来的东西他们接受起来就会有困难,舆论引导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相传大诗人白居易每次作完诗后,都会读给邻居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听,所以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在群众中广为流传。新闻前辈穆青在写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还请人把稿子送到兰考征求意见,正是他有强烈的受众意识,才让这篇报道感人肺腑、震撼人心。我们通讯员在采访写作时,一定要像白居易、穆青那样,增强受众意识,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接受心理,通过讲故事或其他让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报道内容,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文者,贯道之器也。”在信息时代,谁的故事能打动人,谁就能得到更多听众、更好传播。而要想写出打动人的故事,转作风、改文风是关键。周世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18 10:15:21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支持!

这篇文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