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0|回复: 15

三“巧”队长刘兆明

发表于 2009-11-23 11:40: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后纺车间自动络筒工序保全队长刘兆明,巧抓管理巧创新,不仅被周围同事热情称为三“巧”队长,还多次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优秀职工”,最近又晋升为公司工人技师。刘兆明巧就巧在——
借题“巧”管理
    在车间开展的5S管理百分考核竞赛活动中,刘兆明管辖的保全队里,有一名青年职工平日里总是邋里邋遢,不仅拖了队里的后腿,个人工作也受到影响。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一天,这名青工负责的区域,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急需他来处理,可他满工具橱翻找,就是找不到,急得他直跺脚:“难道这工具长腿跑了不成?……”这时,只见刘兆明慢条斯理地来到小伙子身边故意逗他说:“不就是工具找不到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慢慢找吧!又不扣钱……”谁知这小伙子急了:“怎么不扣钱,我是按值车工产量拿钱,车开不起来,她们产量低,我的工资就低……”听到这,刘兆明明白了,小伙子不是不愿把工作干好,只是习惯使然,于是就一边帮他修车,一边因势利导地进行开导,直说得小伙子心服口服。打那以后,这位小伙子来了个“脱胎换骨”,不仅个人的工具归类、定位放置,整个保全队的5S管理考核也由过去的倒数第一一跃到前三名。
节能“巧”创新
后纺车间从国外引进的某种型号的自动络筒机,由于设计不够合理,造成控制运输带的皮带传动轴无法加油润滑,极易因缺油导致齿轮箱内的齿轮受损,皮带轴报废。针对这一问题,刘兆明经过潜心研究,大胆对齿轮箱装置进行了改造,不仅齿轮轴承可以得到足够的润滑,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同时,还有效延长了齿轮轴承的使用寿命,仅此一项就为公司节约资金84000余元。几年来,类似这种小改小革他先后开展了20余项,不但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而且为公司节约资金20余万元。
培训“巧”用人
    刘兆明所在的保全工段几乎全是是清一色的“愣头小子”,维修技术参差不齐。为有效提高青年职工的维修技术,刘兆明主动向车间进言献计,开展“自亮绝招”的各类维修培训活动,他不但积极自荐担当老师,还推荐另一名保全工也来授课,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12堂设备维修专业培训课,进一步促进了车间设备维修水平的提高,在公司开展的设备创优竞赛活动中,刘兆明所在的保全工段夺得了优胜奖。正是由于他的不懈努力,在车间开展的民主评议保全工工作中,刘兆明个人的民主评议满意率达到了100%,他所负责的保全队满意率达到了99.9%。(图为刘兆明(中)正在同事一起研究攻关课题)(刘晓利 刘桂芝)
刘兆明.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3 14:02:24 | 查看全部
好稿,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08:51:57 | 查看全部
点评员:浅秋

老师您好!您的稿件有如下问题:
1、您这篇稿件属于一稿多投。这是一篇已发表的稿件,不能再发工人日报班组天地。
2、您的名字应该写在文章标题的下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09:05:26 | 查看全部
请老师不要用已发表过的稿件在这里投稿,另外拒绝一题多稿的形式。还请老师多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09:15:23 | 查看全部
作者如果不喜欢吃别人嚼过的馍,那以后请注意投稿事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3:34:1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浅秋于2009-11-24 08:51发表的  :
点评员:浅秋

老师您好!您的稿件有如下问题:
1、您这篇稿件属于一稿多投。这是一篇已发表的稿件,不能再发工人日报班组天地。
2、您的名字应该写在文章标题的下面。
请浅秋老师具体说明此稿在何处发表、作者是否本人等相关问题,让大家以此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3:41:58 | 查看全部
引用第5楼cw101于2009-11-24 13:34发表的  :

请浅秋老师具体说明此稿在何处发表、作者是否本人等相关问题,让大家以此为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5:08:36 | 查看全部
回答以上两位老师的问题:此文已于11月9日,出现在http://www.ssfzc.com/news/info-f ... d6ade2880196-1.html,只是标题中写的“三巧”,文章中只留两巧。没署名。

此文于11月20日再次出现在在德州新闻网 德州日报。网址http://www.dezhoudaily.com/news/dxbd/2009-11/20_155603.html。该文作者是刘晓利 刘桂芝两位老师。

不用再多举例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5:17:57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浅秋于2009-11-24 15:08发表的  :
回答以上两位老师的问题:此文已于11月9日,出现在http://www.ssfzc.com/news/info-f ... d6ade2880196-1.html,只是标题中写的“三巧”,文章中只留两巧。没署名。

此文于11月20日再次出现在在德州新闻网 德州日报。网址http://www.dezhoudaily.com/news/dxbd/2009-11/20_155603.html。该文作者是刘晓利 刘桂芝两位老师。

不用再多举例了吧?

看来作者没问题,只是不是最近采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4 15:21:32 | 查看全部
引用第8楼cw101于2009-11-24 15:17发表的 :


看来作者没问题,只是不是最近采写的。

不仅如此。此稿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一稿多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