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5|回复: 0

“清华简”新成果揭示郑国早期历史

发表于 2016-4-18 07:17: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4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在京发布第六辑研究报告。报告收入5篇文献,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郑、齐、秦、楚诸国史事。皆为前所未见的篇章,揭示了郑国开国时期的真实面貌,为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表示,第六辑整理报告5篇文献中有3篇是关于郑国史事的,即《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和《子产》。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国第二代国君郑武公逝世后,夫人武姜对继任的庄公——也就是《春秋》开篇“郑伯克段于鄢”的那位郑伯,进行的规诫。《郑文公问太伯》则明确记载郑国于第一代国君郑桓公时就已经开始东迁启疆进程。这两篇文献对郑国初期的三代国君即桓公、武公、庄公多有涉及,讲述了春秋之前、两周之际的郑国史事,由于记载这一时期的史籍多有错误,这两篇文献史料价值特别重要。
    另有一篇《管仲》,采取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讲述治国道理。还有一篇《子仪》,讲述秦晋殽之战后,秦穆公为谋求和楚国联盟,以隆重礼仪将长期囚禁在秦国的楚国重臣子仪送回的种种情节。
    据介绍,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经碳14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