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38|回复: 3

红豆树给我的那一抹红

发表于 2009-11-24 09:21: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生活浪花
红豆树给我的那一抹红
■胡锡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朝诗人王维在《相思》中所描绘的红豆,我想只一生中恐难见着了。可人们也许会跟我一样在不经意中会有奇迹、有惊喜。我认为的“南国”不会是在长江下游一带,人们不会去追寻红豆树与红豆的那一抹红。可万万未料到在听完一首有“涛涛扬子江,巍巍张家港……”歌词的歌声之后,一位接待我的企业领导说:“你来张家港工作,晚上或星期天可到街上逛逛,也可以去看看山、看看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红豆树。”
此话中的“红豆树”很快被我的心一下子吸了过来。
那天,我打听了附近的村民,原来红豆树在张家港凤凰镇鸷山旁边。
走近鸷山一看,一座山犹如切西瓜一样,从上面切几刀下去,并像从中间雕空那样,山中间从上面看下去很深,成了一个碎石加工厂,机器在运转,有三四辆汽车在运石子,最深处已形成了一个约200平方米的水池,水呈绿汪汪的色彩。我问在那儿上班的张阿姨:“请问我要看鸷山的红豆树,怎么走?”她告诉我:“你要从这儿山北绕到山南,走到鸷山桥就快到了。”我又问:“你们见过红豆树开花和结果吗?”张阿姨说:“看到过,早些时候我家就有几颗红豆呢!”我说:“我下次再来看山,你能不能带一颗来给我看看。”她说:“早就没有了,已经送掉了。”
顺着张阿姨指的方向,我沿着路两边都是桃树的弧形山路向山南面走去。不远处,有一个寺庙,还有一棵大树。“呀!那就是红豆树吧?” 我立即爬坡上山,是一个鸷山寺,寺庙门上了锁,门口的一棵大树上有一个牌子,不是红豆树,是银杏树,有一百多年的树龄了,树上已结满了银杏果。我的目的是来找红豆树的,是找南朝梁代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昭明太子植于鸷山的那一棵,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几经徒步,与嘴乘巧一点儿地问路,路人说,此树后来由明代御史徐恪移栽鸷山脚下邓家宕的河边上了。
我像赶任务似的一个人终于找到了墙门上面写着“红豆园”三个大字的地方。园中一棵高大的红豆树让我一眼就能扫到。树的主杆大约7米,被人为地搞断过,靠根部直径约60 厘米,枝繁叶茂,可惜没有开花。但我依然兴奋。园子里,有几个学生在红豆树下玩。我问他们,你们看到过红豆吗?其中一个读初三姓邓的学生说:“红豆我家里有几颗呢?”能不能跟你们的大人说一下,送一颗给我留作纪念好吗?“好!我回去拿!”
红豆树周围有已结出青柿子的柿子树,有桂花树,还有开出玫瑰花玫瑰树,一个像模像样的红豆园展现在我的面前。在那儿多看看:风儿吹树,我的心随树摇动而感动着。
“来了!”四五个学生从家里出来,脚步是跑步的节奏,看得出这脚步印证了他们的欢快、骄傲与好客的情愫。姓邓的女学生小心翼翼地把一个拳头朝我的手心伸过来,她的手一张开,一颗血红色的红豆就落在我的手心里,我一看,像老扁豆那样一颗,有一弯弧形的白白的嘴牙,红豆扁扁的,硬硬的,那一抹殷红色,在光线的照射下,还反射出让我神迷的光茫。有人说,殷红色的红豆果,镶嵌在首饰上,十分贵重。我不想把它镶嵌在首饰上,我只想让它经常跟着我,让那一抹红给我一个美好的记忆:这一棵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两棵枯死的红豆树中的一棵发新枝而一直延续到今天。昭明太子与一个小尼姑相爱时各种了一棵红豆树,由于他们的相爱受到梁武帝阻断,于是两人死后,两棵树也随之死去。传说里是一个不好的结局,但留给人们一棵发了新枝,且2000年5月6日,这棵树突然开花,满树白色花朵绽放枝头,当年10月12日,管理树的人摘得形似鸡心、果实呈殷红颜色的红豆数百颗,分开了附近的村民。
我这一颗是不是属于这数百颗中的一颗呢?我想或许就是,或许是那棵红豆树在1949 年、1956年、1963 年的三次开花所结的果,或许更早些……。
这一抹红,来之不易,是鸷山那儿的红豆树给我的!但我更要谢谢那个读初三姓邓的漂亮的女学生,谢谢她的慷慨。若干年后,她成了栋梁之材,她还会记得有一个外乡人、一个钢铁工人跟她索要过红豆的事吗?她如果能看到这一篇短文(有机会发表的话)可能会沟起这一位具有慷慨心灵人的回忆。到那时,红豆树还在,所赠的一颗红豆还在江苏苏州的一户市民家中,写此文的人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7 23:00:36 | 查看全部
认真拜读了,题目起得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16:01:56 | 查看全部
谢谢fyydnz老师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9 12:26:5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2楼晓德张于2009-11-28 16:01发表的  :
谢谢fyydnz老师鼓励!

老师不必客气,欢迎多多来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