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块煤的分量
(2016年4月20日《中国煤炭报》8版)●老孙
    案头上,放着一块煤,一块普普通通的煤,它来自于千米井下,是朋友送给我的。为何要送我一块煤呢?我曾是矿工,采过煤,凿过巷道,对煤再熟悉不过了。再看看这块煤的下面,有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字:哥们儿,井关了,不能再采煤了,我没有别的礼物送给你,仅是一块煤。
    这辈子,我写了很多跟煤有关的小说和散文。每每打开报样,老蔫、二狗子、三胖子等矿工兄弟一齐向我涌来,我上下打量他们,仍是那样精神抖擞,仍是那样充满朝气。我离开矿上很久了,仍然有人记得我,关注我。我看着纸条,心如潮涌,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老伴凑到我跟前,悄悄地问道:“是不是因为那块煤?”我傻傻地坐着,没有说话,但我眼睛没离开那块煤,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闪过一个个挖煤的镜头。没下过矿井的,可曾知道,采煤的汉子,在井下同水、火、瓦斯打交道,他们是当代的普罗米修斯。有煤的地方,就有矿工,他们是最不怕困难的人,他们特别能战斗。
    眼下,煤价下滑,煤矿不景气,有的煤矿限产,甚至关了门。我曾奋战在地层深处,摸爬滚打,跟矿工兄弟并肩作战,曾自豪过,骄傲过,自然也在关注矿工的冷暖。退休这些年,我差不离年年都到矿上采风,特别是我的“娘家”——辽宁北票冠山煤矿422采煤队,是我必去的地方。我的根在那里,是煤矿滋养了我,给了我无穷的正能量。
    2014年冬至,我驱车近百里,特意回了趟“娘家”,一来看看工友,二来跟队长张华军聊聊队里的发展情况及远景规划,还有矿工的收入等。冠山煤矿于1995年改制了,人员减少三分之二。422采煤队也是如此,原来200多人,精减后只剩60多人,年产却是原来的两倍。422采煤队专啃硬骨头,实现了薄煤层高产,闻名全国,创造了很多神话。我师傅马士俊,身先士卒,是赫赫有名的风镐手,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改制以后,矿上改进了采煤方法,机械化程度提高了,矿工收入今非昔比。尽管工友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硬骨头精神没丢,吃苦耐劳的劲头没变。队长张华军,2011年荣获全国煤炭工业首届百名优秀青年矿工称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我所在的煤矿,已开采千米以下煤层,由于受大气候影响,出煤越多,亏损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北票关了三个老矿。而我的矿工兄弟们,面临第三次创业,他们能承受得了吗?不光我“娘家”的几十号人,还有几千名矿工,对于北票这个县级市来说,能容下这么多被分流的矿工吗?
    最近,朋友告诉我,煤矿关闭后,矿工们有的去外地打工,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于是,我的朋友把一块从千米深处挖出的煤送给我留作纪念。他说:“我们是矿工,曾在地层深处,发光发热,如今不能下井了,但仍然是一块煤,永葆矿工的本色。”
    我捧起这块煤,掂了又掂,看了又看,爱不释手。看着这块煤,我笑了,我从中看到了煤的价值、煤的分量、煤的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