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89期事评【反方】倡导人性回归是一种社会进步  
    昨日下午看到中企员工互动平台报道,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海塔项目部32997队现场,副司钻陈涛因为工作原因,缺席女儿百天照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父亲病危他依然在工作岗位上拼搏,某某家孩子出了事故,他依然坚守岗位。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工作,孰轻孰重?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好亲情与工作的关系呢?
    我认为,无论工作多忙,作为人应该讲究基本的人情世故和人性。我并不支持为了工作放弃与家人的团聚,亲情是不能割舍的。本人先后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作多年,一直认为,倡导人性回归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我亲身经历了一次面试,难以忘怀。2011年夏,我时任当地一家企业人资总监,那月公司招聘一名财务总监,经过我的第一轮初试,最终有3人进入复试,对于财务总监这个岗位,公司董事会非常重视,对品德、能力、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记得复试的当晚,我和董事长就留三位复试者一起陪客户吃饭,说是吃饭,实际上还想再考验一下。当晚约8点左右,坐在董事长旁边的小李接到一个电话,当时觉得他听电话很不耐烦。董事长说,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只听到,小李说,他在企业和董事长陪客户吃饭呢,回头再说。随后就挂了电话。小李放下电话后,举杯准备敬客人,董事长摆了摆手,问小李,刚才怎么回事?小李说,老母亲一人在家不舒服,让我回去看看,我哪有时间呀?明天再说吧。
董事长听到这里,站立起来说:“小李,你先回去吧,去你母亲那边一趟,后续事情,人资部会联系你的”。就这样,小李很不情愿地离开了酒店。董事长对着满满一桌人人说,我的企业不需要这样的员工,他连最起码的人性都没有,难道只有工作是第一位的吗?后来,人资部还专门组织了一次讨论,如果是你,你会像小李一样吗??
    我还想起去年夏天,我休息回家当晚看到我们县电视台一则新闻,大意是宣传大桥建设者战高温抢进度的报道。我当时就给我们电视台总编室打了电话,建议他们不宜宣传、倡导战高温,体现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战高温,夺高产”,曾经在相当长时期被当作主旋律作正面宣传和报道。人们常常把“挥汗如雨”、“汗流浃背”、“带病坚持工作”、“轻伤不下火线”、“革命加拼命,工作不要命”、“拼命三郎”等当作一种崇高和荣耀。他们的“拼命”的确为国家为企业做出了贡献,其事迹的确值得记忆,其精神的确让人感动。
   我一直认为,这些情形大多是不得已而为之,是时代的需要和无奈,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可能会加快一些生产、工作进度,使企业获得更多效益,但却是以损害劳动者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在人性上、亲情上是失分,失败的。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可能消除这种差距,但应该逐步缩小,倡导人性化管理,对一线劳动者尽可能多地施以人文关怀,体察他们的疾苦。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我们少加班,少熬夜多锻炼健身,多与家人团聚可能会放慢一些生产和建设进度,但亲情融洽了,家庭和谐幸福了,也彰显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涂怀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