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3|回复: 2

姥姥的担忧

发表于 2016-4-22 10:51: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姥姥的担忧
      (2016年4月22日中国煤炭报 8版)●张长山
    打电话给在宁夏家的母亲,问起已经96岁的姥姥,得知她正在祷告(她信基督教),祷告我父亲能开出工资。
    我父亲1995年就已从矿上退休,我们兄弟姐妹没有一个在煤矿上班,就是算上姨家、舅家,也再没有一个人靠煤矿吃饭。
    前些日子,姥姥听楼上的矿工说山上的煤矿要去产能,已经停产了,工资也开不出来了。这一消息吓坏了姥姥。姥姥已快不认识家人了,却还记得煤矿,关心煤矿能不能开出工资。煤,已经融入了她的血脉里。
    姥姥名叫麻改真,一个大字不识,一生生了8个孩子,养活了6个。她最爱的二女儿嫁给了我的父亲,而我的父亲在宁夏的煤矿工作。我在9岁前,和姥姥一起生活在河南农村。记得那时还是公社生产大队,每个村里都有个大喇叭。大喇叭响起的时间不固定,一般是读中央文件、新华社发的新闻,村里开会、谁家有来信什么的,也在大喇叭里广播。那时候,关于煤炭的新闻实在太少,可能一年都不会有几次,但只要有这方面的新闻,姥姥一定不会落下。在我的记忆里,大喇叭曾给我带来一喜一悲。先说一悲。1977年,母亲要生弟弟的时候,想让父亲回来,5岁的我知道父亲回来肯定会带好吃的,每天喜滋滋地盼着父亲回家。到弟弟快要出生的时候,姥姥发话了:“现在他们正在忙着恢复生产,肯定忙,矿上不会给假的,别让他回来了,写信告诉他放心生产,注意安全,家里有我。”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增加。果然,父亲后来写信回来,说是请不下假,不回来了。好吃的就这样飞走了,我为这哭了好几次。再说一喜,1980年,父亲突然来信说,矿上要给我们全家办成“吃商品粮的”。现在我还记得姥姥当时说的话:“感谢高扬文部长(时任煤炭工业部部长),感谢何光副总局长(时任国家劳动总局副总局长),他们解决煤矿工人两地分居的政策好啊!”一字不识的姥姥,竟然知道高扬文、何光等。
    姥姥对煤炭新闻的关心可以用痴迷来形容。我忘不掉她冬天寒风中站在生产队大喇叭下听广播时冰冷的手,忘不掉她听收音机时忘记吃饭的神情,也忘不了她一到《新闻联播》时就不许打扰她,她也不给家人做饭的规矩。当然,我也忘不了她每天晚上的祷告:“哈利路亚,赞美主,让民(姥姥对我父亲的亲切称呼)在的煤矿安全生产,别出任何事,能开出工资,让民无病无灾!”
    2013年“五一”时,姥爷过世,从没有想过离开故土的姥姥在我的要求下终于被接到宁夏。那时她还能在我们的搀扶下走下楼,我用三轮车带着她在所住的地方转。当时,我们家已经从山上的煤矿搬到山下的城市,并住进了煤矿塌陷区改造的楼房。几十幢楼的小区,路宽宽的,天蓝蓝的,绿地葱绿,公园音乐阵阵,房子亮堂,窗子落地……姥姥笑了,她说:“这不是天堂吗?你们住得很好,你爸没有白给煤矿干一辈子活,煤矿没有不管你们,我死了也放心了。你记住,一定要等到我不能吃饭时再用车送我走。”
    姥姥从没有见过真实的煤矿的样子,也从没有拿过煤矿的一点好处,但她一直关心着煤矿的变化,她是煤矿最忠实的“粉丝”。
    借姥姥的话祝福姥姥这样的煤矿“粉丝”们:哈利路亚,赞美主,愿你们一生平安,晚年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4:01:0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2 21:40:46 | 查看全部
不错的文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