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老章迷上了朋友圈。挺好用的智能手机是女儿送给他55岁的生日礼物,并教给他如何使用微信,并和熟人一同进入了属于自己的朋友圈。
不直接通话却用微信聊天,一人一句,听一下说一下的,就跟以前钻井队使用的电台,真好玩。老章用微信聊天就是找回过去的感觉,他曾在调度室实习时使用过半年电台,用来收集钻井队报表数据的。
“老婆,我在市场上,需买蒜苗还是洋葱?收到回话,完毕。”个头不高的老章,在人多的地方总爱拿出这部大屏幕手机,问话干脆利落,声音又大,周围的“直射率”很高。看到妻子没回答,他再问一遍。还不见回答,就打过去质问对方为啥不回复微信问话?
妻子没好气地说,“我没闲工夫跟你扯淡,别把我当你朋友圈的人。”
老章并不恼,满脸喜气地说,“你是眼热我的这部手机吧,哈哈,回头也让女儿给你买一部就是喽。”
干了半辈子钻井工作的老章,平时没个啥爱好,退休回家就抱个电视看。走得近的老友教他下棋打牌搓麻将什么的,他还没个耐心,两三下就走人了,连连说不好玩、不好玩。当女儿送他这部手机时,他也舍不得淘汰旧手机,认为手机就是个通通话、发个短信的工具,高级了也没其他用处。谁知女儿把微信的通话功能给他教了一遍后,立即引起了兴趣,试着和女儿在各自的房间里通了两回话,的确像电台一般,而且还可以回放声音。这个好玩,他喜欢。
当然,老章最喜欢的是在朋友圈里发微信。他和几个老友聊天时,随手拍一张某个老友做鬼脸的照片,便配上一句看似幽默的话,诸如“老小孩的老年时代”、“你以为还是当年的你”之类发出去,并追着让老友刷屏或点赞。时间长了,在老章的朋友圈里他算是个名人,老友见面总说他是一个勤奋的人、一个眼睛有水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老章喜欢这样“高科技”的玩耍,兴致一高就一发不可收,变着法子寻求发微信的素材。妻子见状也懒得过问,只要他高兴、有事干,总比整天在家抱着电视强。
忽一日,老章被小区居委会叫去,而且给了他一个信封,里面装着一张崭新的50元钱,说是对他的奖励,希望他今后继续利用微信朋友圈加强对小区卫生管理的监督,而且还会有奖励。
哦,原来朋友圈的作用蛮大的。于是,他回家把这个印有小区居委会字样的信封及绿色的50元钞票拍了张照片,再把上次拍发的小区绿化带树丛中显露的一个红色塑料袋,以及一位工作人员(不是保洁)捡拾这个塑料袋的照片组合在一起,配上一句“居民保持清洁,维护卫生有奖”的话,第二次发进朋友圈。
不到半小时,回复问话并点赞的人就有八九位。“什么情况?”“给谁发的奖金?”“章大师咋知道人家捡垃圾的?”“向老章学习”等等。老章笑眯眯的看完后,回答了一句女儿教给他的回复语,“统一回复:这是我碰巧抓拍的维护小区卫生镜头,居委会给以本人的奖励。多谢大家支持点赞。”
老章的劲头一足,外出转悠的时间就更多了。他喜欢拍单元楼前有人随意将垃圾丢进垃圾桶却把垃圾散落的镜头。见他拍照,丢垃圾的人不高兴了,骂骂咧咧的,也有的人不好意思将掉出桶外的垃圾捡起来再进桶里。遇到熟人或老友丢垃圾,他拍完还叮嘱一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他发的微信是“养成良好习惯,勿将垃圾丢出桶外”之类,配发的照片有五张的,也有九张的。
开始,点赞或留言的人还有不少,时间一长没人跟言了,这使老章有点失落:咋回事呢?不行,我得问问他们。“喂,老刘在吗,昨日我发的微信看了吗?收到请回答。”“王瓜子,你咋不回答我的微信呢?”他无论是微信问话还是微信留言,均无回应。
老章对微信的使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根本就不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拉黑功能。(邵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