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0|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广播电台)CBS王牌主持丹·拉瑟最后的头条

发表于 2009-11-26 19:24: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丹·拉瑟不无玩笑地说,他之所以选择现在公布退休的消息,是想抢个“头条新闻”,因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主播汤姆·布罗考也将在近期退休。拉瑟颇为风趣地说:“下周是属于布罗考的。”但外界猜测,事情远没有拉瑟说得这么简单和幽默。

  现年73岁的丹·拉瑟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晚间新闻》和王牌栏目《60分钟》任职长达24年之久,原先打算在明年3月9日、也就是在他上岗24周年之际光荣退休。但是就在今年9月份总统大选之前,拉瑟播出了4份能证明布什越战时逃避兵役的备忘录,而这些备忘录后来被证明是用计算机而非当年的老式打字机打出的不实文件。拉瑟起初为这些文件的真实性作辩护,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公开道歉———此举亦连累了东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一同颜面尽失。拉瑟的这一做法,无疑犯下了新闻从业人员“真实为第一要素”的大忌,外界猜测这才是他提前结束主播生涯的导火索。

  拉瑟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的汤姆·布罗考、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彼得·詹宁斯曾称为“美国三大金牌主持”,三人均在各自公司的新闻节目中担任主播长达20余年之久。拉瑟辞职之后,64岁的布罗考也紧接着宣布退休。其实,近年来三人所属的三大传统电视网普遍受到了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福克斯电视网(FOX)等在内的新兴电视网的冲击,而互联网的发展则分流了大量观众。这其中尤以拉瑟主持的《60分钟》节目收视率下降最为显著,这应该是拉瑟请辞的更深层次原因。

  40余年的新闻生涯中,丹·拉瑟壮举无数。他曾经比其他记者提前17分钟报道了肯尼迪总统遇刺这一惊天消息。直面政治人物时拉瑟更是毫无惧色,而且恰恰是在同总统对阵之时,他常有惊人之举。1974年,在尼克松总统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尼克松明确说下一个问题由ABC记者提问,可拉瑟接过话茬说:“谢谢,总统先生。我是CBS的拉瑟。总统先生……”接着他就厚着脸皮自顾自地开始提问。这时候,在座的其他记者开始起哄。尼克松开玩笑地问拉瑟:“你是不是在竞选什么?”“不,总统先生,”拉瑟傲慢地反问尼克松,“你呢?”

  对待同样来自得克萨斯州的老乡布什,他更是毫不客气。1988年总统竞选期间,拉瑟抓装伊朗门事件”不放,与当时还是副总统的老布什对峙,使这场专访最后变成了两人的对骂,他对布什说:“你让我们在全世界面前成了伪君子。”老布什也毫不相让,针锋相对。他反问拉瑟希望观众怎样评判他的整个记者生涯,是不是仅仅根据他在1987年出走事件中的表现?———那一次,拉瑟因为不满CBS转播网球比赛挤占了本属于他的新闻时间而大为光火,他因此闹情绪没有在演播室待命。当网球比赛比预定时间提早结束时,CBS的工作人员却怎么也找不到拉瑟来主持接下来的新闻节目了。为此,电视画面出现了6分钟的空白。出事之后,CBS本想解雇拉瑟,因为这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原谅。然而奇怪的是,那空白的6分钟却为CBS带来了高收视率。拉瑟于是又留下了。

  在为人方面,拉瑟不仅傲慢尖刻,爱自说自话,还常脱口而出一些得克萨斯腔俚语,同其它新闻主播相比,他真的算不上什么模范人物。但是,拉瑟的屏幕形象无人可比,特有的鼻音带着牛仔的玩世不恭与桀骜不驯,女性观众对这种气质根本无法抵挡。

  作为新闻人,比性格更为致命的是,拉瑟从不掩饰自己的政治观点。在新闻圈里,拉瑟是出了名的左派。这一点也与其他主持人力图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立场有很大区别。所以外界对拉瑟的批评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本人就曾在位于纽约帕克大道CBS的总部遭到过恐吓。有了互联网之后,还有人专门开了骂他的网站。

  但是不管这次辞职看起来多么灰溜溜。拉瑟依然不改其高傲的性格,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从主播的位置上退下来,并不代表着和他心爱的新闻事业说再见,事实上他又回到老本行,干起了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尚未离职的时候,有人问他,你是不是还准备再过第25个周年纪念?他说:“当然,我不仅要过第25个,我还要过第35个。我就是爱这一行。”(语非)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