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2|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广播电台)导播间里的领航员

发表于 2009-11-26 19:52: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汽车越野赛中,坐在赛车司机旁边,手里拿着路书,负责向选手传达赛道信息的人,被称为“领航员”。领航员与赛车手之间的紧密配合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将“领航员”的概念引入广播中,将为路上驾车者提供有效路况信息的人也称作“领航员”,而路况信息通常需要经过导播编辑整理后才能播出,因此,导播自然成了导播间里的领航员,笔者就承担着这样一个角色。

  一、导播工作职能的扩展过程

  在交通广播从事导播工作的6年中,笔者经历了“导—编—播—导播”这样一个工作成长历程,这也是交通广播导播工作职能不断完善和强化的过程。

  最初的导播,更多地是为直播间里的主持人导入热线电话,技术含量不高,但需要强烈的责任心。因为听众热线具有相当多的不确定性,导播必须做到耳灵、脑灵、手灵,遇有突发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交通广播互动类节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导播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导播以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导播个人业务成长的过程中,导播的职能也在逐渐扩展。除了每天在常规节目中负责主持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信息传输之外,还要编辑当天的客源信息、生活信息,路况信息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遇天气变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还要在第一时间与高速公路、机场、客运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获取第一手出行资讯,方便市民在不利的天气情况下及时掌握出行消息;另外对寻物(寻车、寻人)启示、留言、通知等信息的编辑整理、根据不同时段节目的不同需要定时提醒主持人进行播报,也是导播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时的导播已经承担起编辑的部分职能。导播工作是一项十分琐碎的工作,拥有谨慎、耐心的工作态度,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是保证每档节目优质播出的前提。

  2008年10月,吉林交通广播喜迁新址后正好迎来新节目改版,新节目增加了早晚高峰时段集中播报路况的环节,为了更快地传递信息,导播承担了对路况信息的接收、整理、播出任务。笔者和另一名导播以“平平”和“安安”的声音形象出现在广播中,实现了从“导”到“播”的跨越。路况信息是交通广播的灵魂,交通广播每天播发的路况信息都有上百条,每一条都需要精心编辑,并做必要的总结性提示,使路况信息具有交通广播的特色。

  现在,交通广播的“导、编、播”三合一的模式也是导播工作职能的新尝试。

  二、特别节目及突发事件中导播的特殊作用

  在大型活动及特别节目中,导播都要在直播的第一线,在做到信息传递与配合播出相结合的基础上,又要做好节目的临时编辑。例如:2008年3月8日救助长春产妇尹文娇的事件,交通广播派出大批记者,由于事发突然,导播连续工作达20几个小时,承担了所有的外联工作以及主持人导语词的编辑工作,为节目的顺利播出以及保证节目的完整性、流畅性奠定了基础。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直播过程中导播又成为给主持人提供最新信息的第一人,一边负责采摘新闻,编辑新闻,一边再将编辑好的新闻输入到与主持人相连的电脑中,直播过程中一切准备工作(采摘、编辑、整理、输入、对接、外联等)全由导播完成,在此期间,由导播编辑的信息每天都超过二三百条,在确保整个特殊时期播出零事故的基础上,保证了交通广播播出信息的即时、准确、详实,使节目更加充实、全面,展现了交通广播这一专业频率的服务特色。

  三、导播的桥梁作用以及品牌延伸

  导播是优化互动节目的第一步,它起着协调主持人、控制节目节奏的作用,确保24小时直播过程中的安全播出,导播是第一道防线。

  工作中,笔者积极与主持人沟通,每一个听众都做到认真对待,精益求精,牢固树立为听众服务的意识,热心对待每一位听众,为主持人营造了一种欢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也成为交通广播与听众友好沟通交流的桥梁。工作之外,积极参加台内组织的各种活动,将幕后工作者的亲和形象深入到受众心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劳固。

  由于主持人经常在节目中提及导播的名字,并对导播做一些形象的描述,听众对导播已经相当熟悉。以笔者的名字命名的《工兵挖地雷》节目一经推出受到了听众的热烈推崇。主持人慧峰、王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工兵形象化、角色化渲染,幕后转为台前,将工兵的亲和、可爱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

  随着节目形态的不断更新,导播工作的职能在不断扩展,作为交通广播的导播,不仅要做好导播间里为听众提供路况信息的“领航员”,更要尝试着做好直播间里为主持人提供节目信息的“领航员”,使得直播节目信息更及时、更权威、更精练,实现“导”与“播”浑然天成的配合。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