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新南(左二)在工作中。市总工会/供图 王新南是北京公交保修分公司的一名青年职工。在单位一提起他的名字,大伙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市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专业的冠军选手,不到30岁的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和最年轻的首席技师。在王新南工作的十个年头里,他通过勤劳努力,创造了维修车辆累计万公里行驶无责任故障的工作纪录,也成了司机眼中最棒的汽修专家。
推广小窍门
在工作中,王新南能迅速“吸收”车辆新技术,并融会、运用于维修生产实际。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他先后获得2008年公交集团奥运记功个人、2013年北京市技术能手,2014年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等荣誉。
80后小伙子王新南从不居功自傲,是同事公认的“热心肠”。依托技师工作室,王新南面向全体职工开展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培训。他还开办了“微课堂”,利用微信随时为职工答疑解惑。
王新南从不吝惜向别人传授自己的本领,为将自己多年在公交维修岗位上积累的经验传承下去,他用业余时间编写了《技能比赛培训手册》、《新型公交车辆技术培训资料》教材,并通过总结“小窍门”、印制微手册、组建微信群等形式,无私地向保修职工推广。这些技巧非常实用,大大提升了故障判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受到了职工的热烈欢迎。
钻研新技术
近些年,新车型、新技术层出不穷,围绕建设绿色公交的目标,公交集团大力普及清洁能源车。新能源车在动力结构、电控系统等方面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做好新车型的维修工作,成为了公交保修部门关注的大事。
一无经验,二少资料,三无参照……就在大家都为新车型维修犯难时,王新南带领技师工作室的技师们开始了紧张的学习。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抱着图纸、参考书,在车上、车下学习电器线路的走向、控制原理,做出记录。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共同探讨,并多次走访厂家技术人员虚心请教。靠着一股钻劲,他们硬是磨出来了一套新型车辆维修技术参考手册。
工作十年,王新南参与研发的创新设备近50项,直接培训职工千余人次。他研发的革新设备广泛应用于公交车辆的维修保养全过程。王新南说,“我愿意为北京公交事业多做贡献,帮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技术能手”。
北京晨报记者 张璐
来源: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