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竞聘先考“沟通能力”,选人才重综合素质
【蒲德贵 张明英 图文】
11月26日,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举行了副队长岗位公开竞聘会,8名班组长经过层层角逐,他们将应聘救护、掘进、运输副队长的3个岗位。看似一个常规的竞聘,却以“沟通能力”考试来定夺胜负,促使了基层班组人才的成长向综合素质转变。
测评考能,“综素”优选人才【小标】
“班长与副队长,管理上有什么不同?”
“假如你入选副队长,你将在管理上怎么做?”
“目前基层队管理存在那些问题?”
12名评委组成的竞聘评审团,分成3个组,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名,党政干部4名,群众代表4名,围绕竞聘者的演说,能力展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从生产安全到基层管理,从思想教育到制度建设,从行为到心态进行互动,再由评委打分定夺。
“我干了16年班长,其中,当了5年副队长,现在又当班长。能上能下,我不认为是丢脸,反倒,认识到了成长的不足,能力的不足……”掘进626队班长蔡志强走上演讲台与评委进行了“沟通能力”交流。
屡“竞”是学习,是成长“剂”【小标】
“我参与竞聘有2次了,每一次都是一次学习,给我的成长提供了很好的舞台……”救护队小队长周晓兵一语道破天机,与评委的沟通中,他从屡次竞聘收获的成长中找到了成长成才、成功的快乐。
“周晓兵,2次落榜,你怎么看待?这次竞聘,假如又落榜,你在现有的岗位中又怎么做?”评委许刚一针见血地向竞聘者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失败中进步,哪怕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都失败,说明我的能力不足,但我不会气馁,将在班长岗位上继续努力,即使不能成为副队长,该干的工作,该管理的都比现在做的更好……”周晓兵的回答,赢得评委阵阵掌声。
与评委进行“沟通能力”,走下竞聘席的周晓兵一身轻松,他地告诉笔者说:“每一次竞聘就是一次学习机会,至少我在成长中更成熟。不管是当班长,还是竞聘上副队长,像我爱好篮球那样,在投篮时,做到一投一个准,干工作也是这样。”
会说话是“本事”,更是技能【小标】
“落榜者,对竞聘来说是一笔财富,只要有公平的竞聘机制,有公正的评委,一次失败不是失败,当成成长的另一个起点,重新冲刺,一定会成功。”评委党委书记范文涛在宣布入围者名单时对落榜者勉励道。
矿长陈再斌参与了竞聘副队长的全程监督,他对竞聘者的“沟通能力”特别欣赏,他说:“你们都是优秀的管理者,竞聘的岗位虽少,今后更多的管理岗位等着你们,会说就是本事,已经凸显出了你们的管理能力。”
经过技能测评,沟通能力的答辩,参与竞聘的8名班长中,朱军、杨君、周晓兵等3名选手入选副队长岗位,他们将在各自的岗位为煤矿安全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次副队长岗位竞聘,以“沟通能力”尝试考评选优秀人才,该矿在人才培养上走出了一条重视技术能力到综合素质的转变,解决的是一线人才不仅能干,会说话也是能力,培养基层人才用脑做事、用心干事的落实。
图片说明:
蒲德贵091126-1:竞聘者与评委进行“沟通能力”互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