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回复: 0

雨中峨庄

发表于 2016-4-29 14:4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昨日还是暖暖春意、明媚日光,今天已是小雨淅沥、寒意逼人。如在平时,这样的雨天估计又要宅一天。因为工作原因,得以在雨天出门,见识雨中峨庄。春的艳丽、夏的碧绿、冬的白雪皑皑,我感受过多样的峨庄,唯独没有见过雨中的她。
车外雨潺潺,杏花、梨花已相继凋谢,春意阑珊,但是峨庄的秀美才刚刚开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雾气氤氲中,山峦叠嶂,我们像在迷蒙的云层中穿行,连绵的群山一座又一座闪现。据说峨庄有大小山头446座,不知谁人真正走遍过。在雨雾的笼罩下,壮美的山姿比平时更多了些许柔美和妖娆,放眼望去,满目青翠仿佛要和雨水一起流淌。墨绿是松树、浅绿是山楂、鲜绿是青草,墨色浓淡交错,好像是画家随手绘就的水墨画,一切恰到好处。雨中的峨庄,没有泰山的巍峨、华山的惊险,却与南方山水的秀丽别无二致。雨声、泉水声汇成细弱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唱着大山深处古老而又永恒的歌。山路蜿蜒,每一个转弯都是一张美图的变换,惹得惊叹声四起,可又怕大声说话惊扰了这样的意境。只恨自己的眼睛不是摄像机,不能把眼前的美景永久保存,以后一遍遍的回放。
《小窗幽记》中云,“闭门读佛书,开门迎佳客,出门寻山水,此人生三乐。”春寒瑟瑟中,车子行驶在洪峨路上,才知今日不虚此行。峨庄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又是青州、临朐、淄川、博山、沂源五县交汇处,保留了较多的原生态面貌及传统民俗。她不仅是一个大型公园,也是传统村落聚集区。路边经过的一个小小村庄大都是明清古村,古槐、古钟、古街、石房等遗迹保存完好,这儿也因此成为全国美术、摄影写生基地。一路上,不时看到三三两两写生的学生在路边取景,他们身上的艺术气息和青春活力,为周边古村落带来新鲜力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峨庄的秀美风景离不开当地对水利与山体的重视,这种重视是以生命为代价的。1966年农历五月二十六凌晨三点,当南响泉村的所有村民还在睡梦中时,大雨突然而至,瞬间引发山洪暴发、河水泛滥,以致紫峪水库决口。全村142名父老乡亲就在睡梦中被冲走,远的直达百里之外。村庄被洪水覆盖,惨不忍睹。在响泉村,村民立起了惨案纪念碑,每年都自发前来祭奠。现在,峨庄植被茂盛,三季有花开,四季水长流,这儿成了古村落国家级森林公园,吸引着一批批市民来此探古寻幽。
一路颠簸,我们来到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上端士村。村名中含着的浓浓书卷气让人都想知道村名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法不一。一说是明朝时期两个表兄弟来此地落户,二人为人厚道、办事端正,长相也周正,他们所在的村庄就被百姓分别称为上端士村、下端士村。也有人说因为山上有很多巨大的椴树,几乎遮住整个村子,村庄得名“椴树村”,后来取谐音叫“端士”,根据地势有了上端士、下端士之别。六百年历史湮没,上端士的得名无从考证真假,但村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却是不容置疑的。
村庄大部分建在朝阳的“掌林”山上,山形远看像一只手掌,后因旅游开发改名“云明山”。景区入口的云明瀑布穿过峰峦幽谷,清澈幽静,飞流直下。站在屋檐下,哗哗的瀑布声与屋檐下滴滴答答的雨声相合,人仿佛处在出世与入世的十字路口,不舍泉水的热闹,又留恋雨水的静谧,不知何处进退。抬眼望去,前坡山与云明山隔路相对,雾霭深深,千里烟波,树隐青山外,山色有无中,山体成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沿瀑布穿行,百年梨树举目皆是,千年古藤藤萝缠绕,遮天蔽日。上端士村又有“李半仙庄”之称,据说明朝时李半仙从南方引进梨树,经嫁接而成而形成独有的端士梨,所以梨树也成了上端士的象征。“茅檐屋影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村里的石板路蜿蜒曲折,在岁月打磨下光滑如镜。凉风袭来,吹落朵朵梧桐,和着雨水散落在青石板上,让人顿生飘零之感,不忍走过。看惯了钢筋水泥,在上端士村听鸡鸣犬吠,随意推开一扇柴门,欣赏石头垒墙、麦秸苫顶的石头房,恍若隔世。
峨庄,就像是一位古典美人,她长袖善舞、婀娜多姿,一个个村落点缀在美人裙裾,抚慰着游子过客的心。在这里,我会有“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逍遥,也会有“倦鸟暮归林,浮云晴归山”的归属感,好像一场朦胧春雨让那些或是恬淡、或是飞扬的人生梦都在这儿实现。
闫盛霆  郗文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