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66|回复: 2

[散文 随笔 杂文] 情系井冈山

发表于 2009-11-28 14:09: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情系井冈山
    缘于煤炭,我们一行50余人在徐矿新闻中心学习后来到井冈山革命老区采风;又因为来者皆各矿业集团的新闻同行,故井冈山之行显得格外轻松。无需多说,煤的骨子里的热烈与粗犷早已把煤炭人染的亲如一家人了。

    井冈山绵延纵横几百里,最高峰达海拔2000余米,山上到处林密草茂、沟壑纵横,是山连山、山套山、山接山,山外还有山;真到了山中方知人之渺小、山之伟岸、世界之大,不由感叹造物主之伟大!沿着先辈们的足迹前行,心怀无限激动与崇敬之情,耳畔仿佛仍旧回荡着隆隆的枪炮声和红军战士奋勇向前的冲杀声。我们先后瞻仰了革命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领袖旧居等地,深深缅怀老一辈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英勇无畏的精神,为红色政权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空气清新应该是井冈山最大的特点。山上到处是生长繁茂的植物,又无噪音的干扰,仿佛世外桃源般的恬静怡然;我们第一天从久负盛名的“黄洋界”下来,到另一个景点“龙潭”的时候尤其感觉的到。从入口处到达涧底——龙潭,曲曲折折有2000余个台阶,其间又可看到四条瀑布和几个景点,夹道藤蔓蔽日、绿荫如墨,周围山势险峻挺拔,盘旋着越往下走越觉得静谧、幽深,没有丝毫的噪音,静的深沉、静的出奇!让我们几乎怀疑耳朵的问题了?也难怪,龙潭所处位置应该是山的腹地,越往下越是幽暗、阴凉,直到曲径通幽、峰回路转迎面的瀑布一下子撞入眼帘的时候,才又感觉到了活力;由静转动,豁然开朗,大家相互拍照留念,一个个忙的不亦乐乎,直至涧底。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待我们饱览了涧底美景、吸足了湿润的潭底“仙气”之后,上山的困难锁在了大家的言谈和眉宇间,缆车倒是有,那样的话就难以领略到爬山的真谛——征服之壮美了!徐矿编辑部的周爱忠老师老当益壮、知难而上,首先折身踏上了返程,这一下激活了大家的斗志,纷纷巻袖擦掌拾阶而返,大家一个个汗湿衣被返回到出口的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付出后的喜悦、,领略到了征服之后的壮志豪情。

    说起井冈山的盘山公路,其曲折、蜿蜒与险峻不得不提一下了。它的弯陡,转弯的度数极大,有很多地方三五米、七八米就要转弯,很多弯几乎就360°的,再加上上下坡的坡度,显得极为险峻;尤其是路旁的山涧,陡峭而又深邃,几无插足之隙,其深度少则十几米、多则几十米,看着让人眩晕,想到车翻人坠的现象不由心惊,好在拐弯处全都设置了凸镜,能看清对面而来的车辆,我们的车子在一个拐弯处就因为遇到迎面车而抹不开弯,耽搁了几分钟的时间,这还是在白天,试想如果在晚上连续开车奔行的话就更为危险了!我在心里也感叹着把车开得飞快的司机师傅们娴熟的技术与过人的胆量。

    井冈山的山巍峨雄壮、气势挺拔,井冈山的水明澈见底、温柔可人。季节虽致深秋,气温仍适中,当我们顺着浅流轻漂而下的时候,确实领略到了井冈山刚中带柔的优雅气质。溪水清澈可以看清溪底的卵石,石缝里有小鱼、小虾、小蟹惬意地徜徉,水边的石头上零星地吸附着享受阳光的小贝小壳们,溪流两岸一边是满布竹林和杂树的陡峭高山,另一边也古树苍翠、怪木连连,溪面时阔时窄、水流时急时缓,载着色彩明丽、颠簸不定的橡皮艇,载着满艇满溪的欢声笑语向下游漂去。有划艇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在溪里手忙脚乱的模样,引来大家阵阵欢笑声,有人干脆打起了水仗,还有人引吭高歌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唱的清脆嘹亮、响彻山野。漂流的时间太短、流程太短是大家唯一的遗憾,正当我们意犹未尽、漂性正浓的时候,已到终点了!也许带有缺憾的美才是人生最值得留念、最值得珍惜、最值得期待的吧?好在相机记载了点滴的美好,把那瞬间化作了永恒。
    茨坪地区是井冈山的主要位置所在,也应该是井冈山的重点开发区。白天的茨坪主街开阔,两旁的古柏参天、排列有序;其街道非常的干净,用手擦拭路边的休息椅竟纤尘无染?问的导游才知道这并非环卫工人之功,乃井冈山特有的气候所致;当地人常说:“井冈山一年有290天在下雨,剩下的70天还会上大雾。”潮湿的气候加上洁净的空气自然干净了。夜晚的茨坪灯火辉煌、人流如织,挹翠湖上与白天迥然不同,仿佛成了一片灯火的海洋;市场上商贩云集、热闹非凡 ,显现出了革命老区生机勃勃、一派繁荣的景象。
    离愁撞击着心扉。当我们晚上整理好行囊,准备一早就要待发的时候,我的心在隐隐作痛!是离愁,是与井冈山的惜别之情,也是与文友们的离别之痛;大家来自四面八方,因为一个“缘”字汇聚于此,因为一个“煤”字情系山中,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互相搀扶、彼此帮助,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把煤炭燃烧般最无私的光和热给予了彼此、写在了这段生命的行程中。
    别了,悠悠井冈山。
(周长好  2009  11  7


SNV11252.JPG
SNV112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11:28:13 | 查看全部
图片中的人应该是周长好老师吧?感觉好年轻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 15:27:01 | 查看全部

回 1楼(梅花雪) 的帖子

是俺,梅花雪老师。不好意思啊!请各位老师多指点、多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