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回复: 1

懦弱可以被原谅 ——《追风筝的人》

发表于 2016-5-4 09:43: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脑海中有两个男孩,其中一个在感情和道德上不知何去何从,摇摆不定;另外一个单纯、忠诚、生性纯良正直。他们的友谊前途暗淡。”
   就是这两个阿富汗男孩的故事。阳光下的少爷阿米尔,整个童年,都在为得到父亲的爱而努力,他不知道为什么,但他能感觉到,忠实的玩伴和仆人哈桑,恰恰是自己最大的对手。虽然他已习惯了哈桑对他的忠诚、保护、妥协,但他更清楚的是,对这种超常的“优待”——忠诚到可以无条件地献身——那让他难以忍受,他想方设法赶走了哈桑。多年之后,阿米尔得知哈桑是自己的亲弟弟,出于血缘关系,他必须回去。
   这将是一条艰难的赎罪之旅,“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这样告诉自己,告诉读者。
   少年时的阿米尔,因为懦弱,只能眼睁睁看着哈桑被凌辱;因为嫉妒,他刻薄无情地伤害哈桑;因为自私,他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喀布尔对他来说,既是童年的温暖记忆之乡,又是可怕的鬼魂萦绕之城。他以为,投入美国的怀抱,就像趟入奔腾的大川,可以让心底的罪恶沉入最深处,让流水带他走向远方。所以,当他不得不回去面对过去时,他歇斯底里,想要逃避。
   然而,残酷的事实不容他抽身:战争把他的祖国变成了一个疯狂的世界,乞丐、流浪狗、弹坑、废墟、尸首遍布,塔利班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杀人、娈童、种族清洗……美好记忆与残酷现实交错中,他懵懵懂懂,侥幸逃生,从恐怖的地狱带出精神上遭受重创的小哈桑。
   读完这个故事,许多人感动流泪,为阿米尔无望的祖国,为他悲悯的内心,为这场历经艰难的赎罪旅程,为那些始终善良的人。
   我为这个故事流泪,却是因为,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赎罪。
   两个男孩,他们同吃一个乳娘的奶水长大、从小一起玩耍、甚至共有一个父亲。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一个主一个仆、一个逊尼派一个什叶派、一个是人人羡慕的富家子,一个是见不得阳光的私生子,一个悠游在自由惬意的美利坚,一个挣扎在战火纷纷的阿富汗,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们的友谊动人却也寒心——在阿米尔心里,他“始终没有把哈桑当作朋友,就像父亲对阿里一样”;他们的勇气,令人动容也让人无奈——他勇敢的父亲,虽然一生善事做了无数,在俄国人用枪口指着脑袋的时候也要坚持正义,却至死都没有给哈桑一个应有的儿子身份。
   而让阿米尔心甘情愿重回阿富汗的理由,起初是要“赎罪”,但那时,他并不真正理解这个词所要付出的代价。等闻到了战火和血腥的气息,他开始退缩。而此时,他发现自己已经上了“圈套”,于是他咆哮、愤怒,因为不得不接受血缘的事实:这让他无路可退,如果只是朋友,那么,承认自己的懦弱,因为“敢于承认懦弱是他的优点,只要小心谨慎,懦弱有时并不是错。”如果是兄弟,那就只能苦笑。我相信,在明白了这样一个无法更改的事实之后,阿米尔踏上喀布尔的脚步,已经释怀到了绝望的地步,那就是:无关朋友,无关良知,命该如此!
   至此,失败已成必然:在那些你想象不到的绝境里,生命的尊严都已成奢望,更莫谈人性、感动,以及赎罪。
   好在,主人公这场心非情愿的“赎罪”之旅,没有彻底完结,小哈桑像他的父亲那样,再次保佑了他,救了他一命。那么,踏上安全的土地后,活着的人又可以沉湎于这场宿命,感动也好回报也好,为死去的人默哀。
   其实,这样把友谊、忠诚、父爱、勇敢、信仰等词汇一一解构,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卖弄。跟随作者走过这一段后,就知道,尽管有时我们做不到,显得懦弱无能,但善良的人们,即使再最可怕的灾难面前,也一直都在努力给它们更多正面的诠释,譬如勇敢正直的阿米尔父亲,譬如爱憎分明的司机阿里德,甚至是卖小孩的恤孤院老板和冷漠的移民局官员……说到底,流泪只能表达无奈的哀伤,勇于承认也只是表明头脑清醒,而我们,依然相信那些美好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4 14:27:5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