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诗集《温暖的城市》像一位妙龄少女,总是以她特有的清新和淳朴牵引着我的视线,感动着我的灵魂!实话实说,该诗集给我的惊喜远远超过了我在未读之前的想象;更或者说这种惊喜在我阅读完之后就已经植于我思想和灵魂的深处。
诗集名曰《温暖的城市》,首先让我这个乡下女子有点不理解 。城市就是城市!谈何温暖?不是我的偏激,就城乡区分来讲,我真的很难将城市和温暖联系起来!但是,当我在读完该诗集后,我真的也被那些文字感动了!原来,在城市里也有真诚,也有友情和爱情!或许正因为如此,作者总是感动于身边的人和事。用他自己的话说:人是要有精神的,更要懂得感恩,感恩是一种精神,感恩的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藏在内心的温暖。在诗人何真宗眼里,万事万物都具有灵性,即使是那些冷漠、坚硬、冰冷的记忆在他心里都具有诗意!因此他的这本《温暖的城市》无论是写《都市农民工》还是在写《坚守爱情》和《盛产亲情的故土》,都很诗意地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挚爱!在他眼里,是诗意的人生,抑或说人生诗意!
1
《温暖的城市》共分《都市农民工》、《坚守爱情》、《盛产亲情的故土》三辑,诗人用通俗易懂又新奇的格调,将诗意的语言建立在都市农民工苦难与尊严的精神烛照之上,真实地反映了底层生活的本来面貌。基于这样的境况,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挣扎在最底层的农民工对爱情的渴望、对梦想的追求以及对乡情的无比眷恋!就是这样本真而又新奇的文字,总是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惊喜和感动!当你在看阅完这本诗集的时候,脑海里总是浮现那些离开乡村的农民工拼搏奋斗的身影以及他们在异乡的城市苦苦回望与遥盼的眼神!每每如此,眼眶都会不由自主地湿润,灵魂深处总是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知道这是诗人诗意的语言让灵魂如此震撼!
2
在第一辑《都市农民工》里,我总是被那些煽情的文字感动着。其中《纪念碑》里——这就是我的打工好兄弟/常常用自己的梦装饰别人的梦/别人的梦/恰好成了/他的纪念碑。这样贴切的文字怎不让人深思?居高楼大厦享尽人间荣华的城里人会想到这些帮他们圆了梦的乡下农民工吗?当你在读到“别人的梦恰好成了他的纪念碑”的时候,你难道真的无动于衷吗?或许一个微不足道的农民工的存在与否对那些城里人来说无关紧要,然而有谁又会想到,正是这千千万万的农民工让城市的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抑或是生命装饰了别人的梦 ,而别人的梦恰恰成了他的纪念碑。这种悲壮无不将人带入思想的领域,之中,有感动也有振奋;有真诚也有良知;有正义更有责任。但是带给我的却是更多的思考,当诗人奔波于重庆和沿海广东这两座这城市之间,在他生命的旅途中总有一些让他刻骨铭心的感人的事迹让他感到无比的温暖,而这些温暖就是那些和他一起飘泊过、一起工作过的农民工兄弟们给予他的,因此在诗人的笔下便有了《温暖的城市》的诞生。
3
诗人之所以是诗人,是因为诗人有比常人更敏锐的视觉和触觉。在第二辑《坚守爱情》里,那些牵肠挂肚的情怀,那些如丝如缕的恋情无不表了诗人对爱的执着和对情的忠贞!这里没有那种朦朦胧胧的诗意美,只有直抒胸臆的语言和文字。然而正是这些直白的文字,给该诗集增添了几分厚重几分朴实和几分本真!比如在《暗恋》里——在你生命的枝条上/是否已有青春的蓓蕾/为我而绽开/ 真想变一只火红的蜻蜓/在你那双柔得如水般的手背上/作一次蜻蜓点水式的滑行……可又怕把谜底打破/假如过早得到你的应允/会使甜蜜的里程缩短/假如过早地摘食了涩果/会使痛苦的岁月更早地/占据心灵/ 我愿在沉默中永不作声/让心灵朦胧的天边/升起我朦胧的憧憬 这里的“是否”、“真想”、“假如”、“我愿”把诗人当时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看似朦胧,实则直白,既有诗意又不失原味!这就是诗人,他不光是在为写诗而写诗,他的诗总是不同程度地感化着每一个读者,他的文字让你有意无意地走进诗的领域,或伤感或喜悦!每读完一首便会细细回味,重温那份诗意的美丽。在《手机里的你》里面——你在我的手机里/一直笑个不停/没有眨过一次眼睛/就好像你在我面前/悄悄地把心灵的窗户打开/那眼睛里闪烁的晶莹/水波一样湿润/水波一样含蓄……这样的诗歌,如一缕清风,拂去心灵的烦恼和尘埃。总会在读者思想和灵魂深处产生共鸣,而且历久弥新!这就是诗人的写作技巧之高深!换句话说,就是他将最接近生活的某些东西通俗化了,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还真需要相当的文学功底!
4
一直以来,亲情都是人类最永恒的主题。无论什么时代,亲情的文字内容多种多样,但不管是以怎样的表达形式,亲情永远都是文人笔下的一个热门话题。或轻缓低吟,或慷慨激昂,或泪流满面,或欢歌笑语。总是让人百读不厌,百写不倦。都说一切创作的源泉来源于最熟悉而又最平凡的生活,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瞬间到后来的老态龙钟,最熟悉的莫过于我们身边的亲人,也就是给了我们身体和生命的父母亲。在第三辑《盛产亲情的故土》里,《故乡的呼唤》和《父亲,已经是春天了》是何真宗先生对亲情的最好诠释!——是谁家的娘在呼唤孩子/一声 又是一声/就站在通向山外的村口/就站在那一刻扬柳树下/ 游子刚刚寄走了一封家书/ 又听见娘的脚步声/沿着家乡油菜飘香的故道/呼唤而来/听着 听着/娘那头白发/在北方 耀痛了我的眼睛/ 在崖畔的沟沟坎坎/在藏着豆子藏着火苗的村庄/望一眼南方密密匝匝的蔗林/眼里就噙满了泪水/ 故乡啊/我的白发亲娘 ;……父亲 已经是春天了/——在远方 我已长成翅膀渐硬的候鸟/站在鲜花灿烂的南方/期盼您曾经折叠的纸船/沾满泥尘的笑意/向我驶来/ 父亲 已经是春天了/深深土地下的你/还睡成一束麦穗吗/北方的雪开始融化/还在想那个/您的不听话的孩子吗/ ……父亲 又是春天了 /——春天 我们又该穿行在/得失交叉的打工路上/春天 我们来跟您说一声再见/我的逝去快二十年的父亲 透过这两篇诗歌,我们不难看出诗人远在异地他乡对年迈的母亲的思念,这种亲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亲情,母亲不光只是母亲,母亲的呼唤实则就是故乡的呼唤!这种亲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更深层的情意;而诗人对已逝父亲的怀念之情又是那样地让人为之动容!跟逝去快二十年的父亲说再见,二十年啊,二十年包含着诗人多少的思念!多少的辛酸!而对于一个即将远行的人来说又隐忍了人间多少的苦涩、多少的得失和多少的无奈!然而就是这样的文字,有意无意地将我们带到一个个新的领域,让我们也想这样毫无隐讳地说出心中的思念,写出心中的呢喃。
5
我怀着无比敬重的心情将《温暖的城市》阅读了数遍。该诗集给我的感觉一直是这样的:清新、深情又不失厚重,意义深远!透过《夜晚》、《想家的日子》、《除夕夜》让我们感觉到了中国农民工的孤独和凄凉;透过《想一个未见过面的人》、《暗恋》这些篇章,我们读懂的是农民工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隐忍和无奈!透过《纪念碑》、《矿难,矿难……》、《城市农民工(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工的悲壮和伟大!也许,农民工的孤独和凄凉、隐忍和无奈、悲壮和伟大不仅仅只是让我们流下感动的眼泪,而是引发了一个最根本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二亿多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他们的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乃至他们生活的窘境,较之大都市的豪华、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这是一个巨大的反差!同时反映的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温暖的城市》就更具有一定的阅读性和可读性!
虽然这本诗集反映的是中国农民工存在的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但是我们看不出诗人的悲戚,反而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具有一种豁达的胸怀和温暖的情怀的诗人。诗人不远万里从重庆到广东,在这两座城市里,他既感觉到了城市的温暖,也感觉到了人群的温暖,是这些温暖让他苦难的经历充满了诗意般的人生,也让他的诗集的书名从《城市,一座永建不完的工地》更替为《温暖的城市》。在这本诗集里,他怀着对农民工打工群体深切理解的态度,尽可能用新奇易懂又略显直白的语言讴歌了劳动的伟大!在字里行间,让读者感知农民工的内心世界、窥视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应该说在这整个过程中,温暖一直与诗人相依相伴。这部“城市”系列文学作品,始终发出温暖的光芒,支撑着读者的人生信念,濯洗着社会的精神和灵魂。仅此,我都向诗人表示由衷的敬意!由此,我深深感到该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6
再次看完《温暖的城市》,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合上书本,我的心从凝重到豁然开朗。我在祝福二亿多农民工的同时,也感谢本书的作者何真宗先生让我从苦难中感知了城市和人群的温暖!在此我希望所有遨游在幸福的海洋里的朋友,不要忘了还有那么一个被称为“农民工”的群体,是他们给了城市人的温暖,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给那些创造温暖的人以温暖!那样,我们的人生将会是诗意的人生!抑或是人生诗意!
——2012年10月7日深夜于当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