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7|回复: 0

《凝暮颜》:命运跌宕之中的人生瞭望

发表于 2016-5-4 09:46: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0后”作家如何书写现实?如何面对历史?已经成为当下文坛议论颇多的话题。最初走红于网络,随即下线出版的长篇小说《凝暮颜》(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正好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部长达60万字的小说以民国和当代社会生活双线交错、并行展开叙事,故事既涉及作者的历史想象,又深入现实社会,在采用现实主义笔法的基础上,还多处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技法,展现了新一代作家探索新的文学表现方式的智慧和勇气。作者杨蓥莹毕业于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目前正在巴黎三大攻读博士学位,小说全文创作于法国,因此可以说,这是一次在跨文化视阈中完成的中国想象。

  《凝暮颜》书名取自两条叙事主线的主人公凝痕和边暮。这两个生活在不同时空,容颜颇有几分相似的人物,近乎前世今生轮回的遭际,寄寓了作者对中国女性生存真相的深层解读。她们同样具有柔弱的性格,同样经历凄楚的境遇,也同样因为爱变得坚韧,中国女性在寂寞中顽强抗争命运的精神得到鲜活的表现。民国时代的凝痕七岁进入古镇白家做女佣,后来嫁给了傻少爷白世明成为白家二少奶奶,心中却对出身医药世家、大学时便发起觉醒戏剧社的热血青年陆晞彦一往情深。但这段感情注定了无果而终,只能存放在当事人心中。陆晞彦虽有满腹报国之志和图强之心,有对战争戕害人性的人文反思,但也不乏对革命道路探索的迷茫和忧虑。他最终在封建伦理道德强大的阻力面前败下阵来是一种必然,而在转移救助会老弱妇孺时,不幸遭遇日军身亡却是一种象征。他死在前者,活在后者。作为支线人物的明轩、景轩兄弟,也因为爱情阴错阳差的纠葛成为时代悲剧的化身。白家大少爷白世舫有留洋经历,心底向往自由恋爱,但婚后并不幸福,直到家道中落,才逐渐认清了自己的情感归宿。

  这部小说显然具有网络文学的开放性特点和结构上的戏剧性对称。在当代叙事这条线上,作者运用生命轮回的理念“复述”了前面的故事,虽然不能算作穿越,但在实际上形成了人物精神层面的时空交汇。长相酷似凝痕的边暮,在现代社会依旧未能摆脱性格的制约,她在面对爱情时总是错失,深爱萧忆时,苦于对方日渐生疏,空有恋爱之名没有托付之实;转而爱上廖彦时,那种莫名而深入骨髓的情感,却因为好友佘芳同样爱慕廖彦,不得不自我克制。终于在周围的朋友尽数远离之后,独自一人踏上去小镇的旅程,这似乎成为她的心灵归属之旅,因为她在那里得知了凝痕的往事,仿佛在镜像看到了另一个自我,于是她返回T城,重新开始学业。萧忆与边暮的分手源于精神上无法趋同的隔阂,他后来去法国留学巧遇追随自己而来的夏翎,从侧面印证他的人生必须经历意外才显示出价值,这或许是现代人对庸常生活不由自主反叛的例证。支线人物廖彦的身上更多的映照出陆晞彦的影子,他热爱自然,喜欢自由随性的生活,同佘芳在攀岩时巧遇边暮随即坠入情网,却又对自己情感的认定犹豫不决。而十八岁的漂亮女生夏翎几乎是古镇的时代化身,她对萧忆一见倾心,为了爱,她从小镇一路追随到T城,后又去巴黎,彻底实现了对爱情的归依。夏翎的爷爷夏老是民国和当代古镇生活的唯一见证者,在他的视线中,凝痕和边暮终于合二为一,完成了一个世纪的跨越和轮回。

  在我看来,《凝暮颜》承袭了“五四”以来新文化小说的基本脉络,通过时代精神塑造人物;更多的却是现代社会对现实的重建,即开放性视野对传统中国文化的重新诠释。

  小说的戏剧性结构并非通过人物行为产生,而呈现出命运使然,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个体所无法选择的社会必然。在高速变革的当今社会,我们已经难以用确切的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在情感方面的取舍,当然,这也不是文学所能力逮,只是说,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有必要将其呈现出来:我们曾经的爱,我们现在的爱,正是书写我们的历史和未来的生动篇章。我必须要说到,具有错综复杂人际关系,跌宕起伏情节脉络的《凝暮颜》,让我看到了新一代作家在生活潮流冲击下瞭望人生的强烈意识。在这个意义上,它既是一首委婉的生命悲歌,也是一曲关于爱的永恒的绝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