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近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刚获普利策奖的《你吃的每一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另一篇是《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前者报道了泰国捕鱼业奴工的挣扎现状,后者则聚焦牛仔裤加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水资源浪费。不少人读后被触目惊心的文字与图片震撼了。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送入口中的舌尖至味竟饱含不人道的虐待;穿在腿上的裤子竟伴随着巨大的污染,不少读完此文的人表示,抵制吃鱼、抵制牛仔裤。
倒是可以跟踪下那些声称要抵制吃鱼、抵制牛仔裤的人,看他们有没有真正去抵制?
抵制吃鱼、抵制牛仔裤者的良好初衷和正义追求是不用怀疑的,但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正义感遮蔽了理性的思考。爱把抵制放在嘴上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容易冲动,轻易被某一种充满道义感的描述牵着鼻子走。其实,那两篇谈论鱼和牛仔裤的报道都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夸大其辞,报道的夸张和缺乏专业而放大了某些方面的罪恶。更重要的是,鱼的捕捞和牛仔裤的生产并没有天然的原罪,矛头应该指向劳工缺乏保护和环境污染。“你吃的每一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和“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纯粹是一种抒情和煽情的文学手法,用道义抒情掩饰着逻辑上的牵强附会,实际是对普通消费者的一种道德绑架。
用这种泛道德化的生拉硬扯逻辑去看的话,我们吃的什么东西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吃的鸡,可能是奴工饲养的,吃的面包,可能是奴工凌晨3点起来生产的,穿的廉价品牌服装,是拿着远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生产的。可是,怎么能怪消费者呢?难道不应该归咎于违法的无良商人吗?事实上,不吃鱼,不穿牛仔裤,毁灭了一个行业,会使那些依赖这个行业的工人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你吃的每一条鱼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和泪,这种无病呻吟的煽情逻辑属于典型的滑坡谬误: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并无充分证据支撑该推论。这种逻辑常常跨越一个长长的逻辑链条,在不经意的逻辑断裂中一路滑跌到沟底。有个段子说的就是这种滑坡谬误:假如潘金莲不开窗户,不会遇西门庆;不遇西门不会出轨;不出轨,武松不会上梁山;武松不上梁山,方腊不会被擒,可得大宋江山;不会有靖康耻、金兵入关,不会有大清朝;不会闭关锁国,不会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中国会是唯一超级大国,其他都是浮云。小潘呀,闲着没事你特么开什么窗户?
爱把抵制放嘴上的人可能没有能力作这种思考,他们懒得去思考,懒得去分析其后的利弊是非,偷懒地用“抵制”去履行自己的责任,营造了一种道义幻觉。抵制更像一种充满孩子气的行为,让我不高兴了,我就抵制你,而不管这种抵制是不是正当、能不能起到效果。抵制还表现着一种无能,无能用道理去说服,无能去竞争,无能寻求解决之道,只能利用大众的盲从去诉诸抱团施压(抵制一般是种群体行为,从群体中获得力量)。抵制虽然很情绪化,但抵制者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精明地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安全地去抵制,而什么东西“不可”抵制,比如在牛仔裤的问题上,他们不会选择去抵制不负责任的监管部门,不会去抵制那个带着罪恶的生产链条,而只会指向牛仔裤这个抽象的消费符号。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