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回复: 1

[深圳新闻] “家宴”私人会所背后的“原理”

发表于 2016-5-4 21:46: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载文说,实践中,一些人为了规避监督,将私人住宅改造成向特定对象提供餐饮、娱乐活动的场所,搞所谓的“家宴”,进行利益勾兑和输送,也要认定为私人会所。并在模拟案例中作了说明,赵某作为某市地税局局长,接受私营企业主王某的邀请,多次出入王某自己设立的私人会所,享受高档消费,属于违反规定出入私人会所的行为,且情节较重,应该给予纪律处分。
  无论是覆盖的人群,还是辐射的领域,从严治党向深处推进,不断发力,这是很多人都有的感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时有对党纪处分条例的解读文章,一些看似原则性的规定,在解读中都会引出不少深刻所指。比如“用自己的钱进行高标准或者挥霍性的消费,对这样处理私生活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予过问,比如此次一些“家宴”也算私人会所,可能也超出一些人对私人会所的传统理解。
  私人会所是私密性的社交环境,它是一定社会阶层人士聚会、休闲的场所和空间,是财富的象征和身份的标签。就政治语境来说,吏治整肃所指向的私人会所也大抵是这类,是官员足迹应当禁止进入的领域。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官员出入私人会所和出入豪华娱乐场所一样,有违政治要求,不符公职身份。
  一些所谓的“家宴”之所以也被认定为私人会所问题,其要件有这样几点:是提供餐饮、娱乐活动的场所,有利益勾兑和输送。也就是说,这样的地方虽有私人住宅“家”的性质,但因为用途和功能和私人会所无别,当它和党政公职人员发生不当联系时,也被纳入官员出入私人会所问题对待。这是范围的延展,也是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严格。
  以前,针对官员花自己钱的问题,有人认为这是管得太宽,没人情,搞得私人生活都没了,但仔细看,中纪委对官员用自己的钱是有严格限定的。“家宴”算私人会所,乍一看,管得也太细了,但哪些“家宴”要被认定为私人会所问题,哪些要被处分,也有明确边界。
  由此理解现在吏治的逻辑,很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规定,可能深层连接权力运行的规范,官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可能出事了还不知道事出在哪里,甚至心生怨言。
  进一步说,有关花自己钱和私人会所等的解释,不是给党纪处分条例打补丁,也不是随意而为的解读,而是揭示规定背后的“原理”。规定有严谨、明确、规范的问题,但对权力执掌者来说,知晓这些原理,就能清楚去“俱乐部”性质的私人会所行不行,到“家宴”性质的利益勾连场所去行不行?敬畏这些原理,也能掂量花自己的钱进行高标准或者挥霍性的消费是否妥当?现在,很多地方把准则和条例上墙、上网,要求公职人员学习背诵,但具体内容之外,恐怕也得了解原理,看到庐山真面目。
  来源:深圳企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22:13:38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