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书评作者:林东林
书名:《我的故乡在1980》
原书作者:老猫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出处:南方都市报
如果你喜欢台湾电影,你该知道侯孝贤,该熟悉台湾眷村年轻人的80年代;但大陆这边没有眷村,与此相应的被称为部队大院。
老猫就是空军大院里长大的,一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浪荡少年。这本《我的故乡在1980》,老猫从小人书、文化衫说到K歌、饭局,再到坐火车、谈恋爱、看电影,老猫用亲身生活经历的一砖一瓦,垒砌起80年代一代人的山河城池,温情不掩激情,理想捎带物质,带我们体味昨日之种种趣味和风华,怀念久远的精神故乡。
前面一路在讲故事、讲吃喝、讲见闻经历,小时候的小人书、放炮过年,年轻人的K歌、谈恋爱、看电影,和黄燎原、大仙的饭局,吃鱼跟绑票的关系……漫天漫地的细节,花雨飘飘的铺陈,好似冰冻三尺之时围炉开筵、话小人物当年岁月。
一路说将下来,末了在后记中升华岁月大义:“欲望已经被压缩了,从追求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到偏居一隅与世无争,从追求泡尽天下适龄女青年到寻找一个安稳有乐趣的女性过普通生活,从追求吆五喝六一掷万金到衣食无忧只图保暖……一点点地懂事,一点点地不招事,一点点地实际下来,却仍然感觉树欲静而风不止。”天下之大,竟容不下一个安静的懦夫?
戛然而止之时,始是醍醐灌顶,二十年后旧事重提,一切鸡毛小事或惊天大事,都山河失色,今日已非昨日,自己也面目模糊不清,一剑直指命门要害,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与其说这是一本写80年代的书,我更愿意把它看成一本个人生活史,所以老猫自己80年代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拖沓小事依然值得喋喋不休。宏大虽然有旨意所在,但是私人经历才能更见岁月褶皱,如今唯有激情不见温情,所以眼前无红颜,才重索当年旧风月。
以吃喝而言,80年代我尚垂髫年幼,对吃乐此不疲,记得那时井里打出来的水是甜的,锅里炒出来的鸡蛋是香的,就是田地里随便摘的茄子、玉米杆,咬一口都算得上今日美味,所以老猫说起吃吃喝喝,我也于心有戚戚焉,当年我还是乡下三尺顽童,物质生活自然不比京华,虽然吃的不是香辣蟹、汽锅鸡,喝的不是高粱酒,但是味觉怀的旧却是同一种旧。
但是老猫却不惑有余了,40岁的男人都在忙什么?沉沦的更加沉沦,反省的开始反省。难得他这样的老男人还能置今念昔,像纳博科夫丢了洛丽塔一样安静回望,抚摸既往。
40岁,生命的中点,爱情的终点,当年多么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现在都长出了白头发,身材不可遏止地走形,各种能力尤其是各种胆大包天的能力都在逐渐下降。不惑的年纪,却在和天命作战,人性与天命之战,无论你怎样力拔山兮、气盖世兮,都终将一败如山倒。
不再金戈铁马,不再呼风唤雨,带头大哥撒手江湖了,昔日小弟拨云见月了,相逢一笑里有恩有仇,刀光剑影都是浮光掠影,生活这只伐性之斧,抡谁身上都不能躲过这一刀。
老猫这个资深文艺老男人,长年以来盘桓厮混在村里,与几只捡来的猫朝夕相伴,为衣粮适度奔波于北京城里城外,为性命偶尔敲敲北京各大文艺圈子的边鼓,却从不迈着方步踏入鼓点,圈子滋养不了他的世界,而如今这样的男人要落户入世了,举座默然,四邻皆惊。
人生虽然不是平铺直叙,但终究有一天你还是要逢时撞钟,按表操课。
有幸读到《我的故乡在1980》的人们,愿你们在生活之水中一个猛子扎到满头满脑青泥之余,能上岸闲翻翻这些篇章。简单说,这是一个久经沙场、久经酒场、久经欢场的四十多岁老男人在了悟生活真相时暮然回首、回头是岸的传檄之歌,花雨漫天藏回头之情,读之虽不乏叨叨絮语,但更多却是在国门初开的吃喝玩乐里,重温渐行渐远的趣味风华和俗世温暖。
等你半本书翻完,或他日酒后颓然坐下之时,你会发现:生活还真是要再忆江南。
所以,唯有借北岛之笔表老猫之意了:他亦是用文字为80年代建一座城,在他的城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吃喝、玩乐和物什被召回,被磨灭的理想、追求和活泼恢复原貌,冬天比现在更刺骨,夏天比现在更汗流浃背,每个人的汗水和泪水都干净如花露,人们熟知应有道德,居民们胸怀人生大义,老猫打开城门,欢迎所有80年代的精神游子。
别无他,只因为有人把心留在80年代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