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6|回复: 1

人民日报民生观: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

发表于 2016-5-5 22:25: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应该回到权利产生的源头看

  

  又出了“该不该让座”的新闻。一位老人坐动车到省城看病,买的不是全程票,半路上车这位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座位还有错吗?

  判断这个话题,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不让座是本分,让是情分;让了,你可以夸我,不让,你不能骂我。坐自己的座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他人不能褫夺。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

  座位享用权产生于分配规则,应该回到分配规则这个源头看。

  先看公交车情境。公交车的座位是一项面向大众分配的公共资源。为了通勤效率,它必须迅速分配;因为普惠特性,它还得平等地分配,不能搞价高者得。那么,“先来后到”成了最自然、最合理的尺子。但这把尺子比较偏向行动迅速、体力强健者,为了公平,需要加上对“老弱病残孕”群体照顾的权重。所以,尺子的全称是“先来后到+兼顾老弱”。所以,即便你先占了位子,并不意味着你就有满满的享用权利。故而,售票员大姐常对身边有老人的乘客喊:“小伙子,麻烦给老人让让座儿吧!”这不仅是道德呼吁,也包含着加权后的权利定位。

  然而,人们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场景:空姐走入头等舱某年轻人座位旁,“小伙子,经济舱有位老大爷坐得太挤,麻烦你换换座吧!”为什么?因为飞机和动车跟公交车不一样,尤其是头等舱和高铁座位,属于商务资源,分配遵循的是商品交换的原则。花了钱,享用权利是饱满的。

  当然,有饱满权利,也不一定往饱满里用。动车上,老人生龙活虎,对票入座谁也说不出什么;老人脸色苍白、病体沉重,这时候主动让渡一下自己的权利,更值得赞许。

  “该不该让座”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得区别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似乎可以形成如下共识:可以呼吁道德,但不能搞道德绑架。不能因为自己的“年龄优势”,就可以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强迫人让座;可以捍卫权利,但要厘清权利的边界,公交车座位享用权并不仅由“先到”法则产生,死不让座没有那么理直气壮。此外,只讲权利话语而任由冷漠滋生,也非社会之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8 21:14:07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