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5|回复: 9

持“观点鲜明”的稿件“命中率”会高些

发表于 2009-11-30 15:00: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持“观点鲜明”的稿件“命中率”会高些
                                                  胡锡成
       班组这是一个不小的天地,虽然是相对企业而言,它是企业的一个“细胞”。如果没有这些“细胞”,企业这个天地就无从谈起,所以说班组这个小天地与企业这个大天地连成一片才有依靠,然而,班组这个不小的天地没有战斗力、没有朝气、没有活力,企业这个大天地就兴旺不起来,就天不蓝、地不肥。
      如何使班组跟上时代潮流,使员工不断成长?上周六我学习、抄录了我们工人自己的报纸《工人日报》“班组天地”四期,本意是为自己今后写稿与投稿探索“的”和“矢”,提高上稿率,即“有的放矢”。但为了提高我们共同的“天地”的“质”,办得越来越好,就把它发到“平台”上。如果对大家有用,那就是给了我最大的幸福和体现了我那小小的价值。
       2009年11月28日那一期,主题词下来的头条是——成长中的呼吁《岁末评比:请给“老黄牛”们多些关注和肯定》和第二条:成长中的呼吁《岁末关注:优秀员工穆世军不辞而别的背后》;2009年11月14日那一期,主题词下来的头条是——冲刺烦恼《矿工呼吁:“税费重型车”能否缓行?》;2009年11月21日那一期,主题词下来的头条是——员工成长《末位职工的变身》;2009年10月31日那一期,主题词下来的头条是————现场写真《09’岁末冲刺的班组群体》以及次要位置的是——班长提醒《“慢”一点安全并非坏事》——重中之重《搭建员工提“素”平台》。
      从成长中的呼吁《岁末评比:请给“老黄牛”们多些关注和肯定》、《岁末关注:优秀员工穆世军不辞而别的背后》、冲刺烦恼《矿工呼吁:“税费重型车”能否缓行?》来看,观点十分鲜明。我们在平时的宣传报道中,赞扬的比较好写一些,点出问题的、带有呼吁性的或者揭露性的就比较难写,要求高、观点不能片面,要分析得合乎情理。然而这些难写的东西确有针对性,对指导工作或引起各级领导在制订计划、制度、规范、政策时的参考,却十分有用。
      10月31日的班长提醒《“慢”一点安全并非坏事》、重中之重《搭建员工提“素”平台》,11月14日的岁末警钟《危险!抓安全不能“有张有弛”》、岁末警钟《小心!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虽然不在版式面重要位置,但文章所反映的问题,观点鲜明,都对班组建设以及提醒员工起很大作用。
      这四期中还有是师徒关系、先进与落后的关系和正确对待自己,也有鲜明的观点,所上的稿子都江堰市是我们平时在短时期内难以做好的一些典型。要提高上稿率,就要确立一个好的观点,最好是别人未反映过的又易被忽略的。另外也要逆向思维、换位思考一下。在宣传科技是生产力的情况下,扭转了只评“老黄牛”当先进、当劳模的状况,选“千里马”、选科技人员中的精英当先进、当劳模。而一直这样下去,甘当“老黄牛”的老师傅把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给一代代青年人,他们不争名、不争利,评选先进、劳模时应该怎么办?《岁末评比:请给“老黄牛”们多些关注和肯定》就说得比较好。人们会说,在不忘记他们的同时,“千里马”贡献大,可以多评一些,而“老黄牛”也应有一定的比例与位置。
      说得肯定有片面性,但多用点心、多看、多学、多思考、多下去、“耳听八方、眼观四方”,可能会好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19:07:4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8:35:17 | 查看全部
杨建yj9798 老师:
谢谢您给我三只猫六朵花,我将认真学习“班组天地”的文章、平台上老师们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08:42:22 | 查看全部
新鲜阳光老师:
  谢谢您的评分与执行加亮操作。“投入的笑一次,忘了自己”、“自己吃辛吃苦,为他人的文章装扮”令我钦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9:06:53 | 查看全部
要想提高稿件命中率,就要像晓德张老师这样,善于发现和总结,从见报稿中寻找规律,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来指导自己。楼主的有心、睿智之作让更多人分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19:25:32 | 查看全部
像老师学习了~学习会继续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0:29:0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23:40:01 | 查看全部
深受启发、更需努力,谢谢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9:07:32 | 查看全部
ctxz 老师:
   我真不知道您贵姓,名是什么,不是我这人怪,就是ctxz 四个字母难记,我中学里学的俄语,成绩也不错,评职称前又考了俄语(放了三十年后的书再拿起来),可现在又忘记得一干二净。我查了平台明星专栏等,还未查到,查到后,我就要记住您,像记住夏老师那样,我七八年未关注“班组天地”,但我仍记住恩师——夏老师的名字。
   您给我加“精”(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使我有了“零”的突破。这次您又来鼓励我,叫我好好写。我会吃味道好的菜,但不会做,有的时候是不敢做。我1992年写“让第一职业升温”时,许多员工下了班去搞第二职业,赚外快了,干第一职业纯粹是应付。原因有多种:第一职业的员工收入低、看到有的老师、工程师去搞第二职业收入多;员工福利分房机会少;不评工人技师……但我们厂在这方面不是做得最好,但做了一部分。对此,我就把反面文章正面做,稿子发出后,被十多家新闻单位录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摘录播出(摘录我上“新华日报”二版头条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学生他跟我说,他是看了新华日期报的这一篇稿子才应聘到我们厂的。]),经济日报我从未打过交道,他们在头版录用,工人日报就更不用说了,我请夏老师转交的,她就在“班组天地”头条上用了。我不是在“吹”自己,就是说反面的、带刺的、观点鲜明的稿难写,但要写成了,比吃肉、上咖啡厅、看相声、看足球……都来劲。我写这一点是受ctxz 老师启发写的。其实,有许多我已在《新闻三昧》《新闻记者》上胡吹过了,目的不是为个人,但也有一部分(我也要成长),主要为了让把我当朋友相待的人多上稿、上好稿。如果认为我是胡说的,只当我在“发泄”。有时闷在肚里会生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9:43:38 | 查看全部
haole123 、马兵 、cw101老师:
      感谢你们的鼓励!我希望你们多上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