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xz 老师:
我真不知道您贵姓,名是什么,不是我这人怪,就是ctxz 四个字母难记,我中学里学的俄语,成绩也不错,评职称前又考了俄语(放了三十年后的书再拿起来),可现在又忘记得一干二净。我查了平台明星专栏等,还未查到,查到后,我就要记住您,像记住夏老师那样,我七八年未关注“班组天地”,但我仍记住恩师——夏老师的名字。
您给我加“精”(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使我有了“零”的突破。这次您又来鼓励我,叫我好好写。我会吃味道好的菜,但不会做,有的时候是不敢做。我1992年写“让第一职业升温”时,许多员工下了班去搞第二职业,赚外快了,干第一职业纯粹是应付。原因有多种:第一职业的员工收入低、看到有的老师、工程师去搞第二职业收入多;员工福利分房机会少;不评工人技师……但我们厂在这方面不是做得最好,但做了一部分。对此,我就把反面文章正面做,稿子发出后,被十多家新闻单位录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还摘录播出(摘录我上“新华日报”二版头条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学生他跟我说,他是看了新华日期报的这一篇稿子才应聘到我们厂的。]),经济日报我从未打过交道,他们在头版录用,工人日报就更不用说了,我请夏老师转交的,她就在“班组天地”头条上用了。我不是在“吹”自己,就是说反面的、带刺的、观点鲜明的稿难写,但要写成了,比吃肉、上咖啡厅、看相声、看足球……都来劲。我写这一点是受ctxz 老师启发写的。其实,有许多我已在《新闻三昧》《新闻记者》上胡吹过了,目的不是为个人,但也有一部分(我也要成长),主要为了让把我当朋友相待的人多上稿、上好稿。如果认为我是胡说的,只当我在“发泄”。有时闷在肚里会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