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2|回复: 1

[转贴] 人生“定额”       作者:〔美〕刘荒田

发表于 2016-5-7 20:49: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纽约拜访一位景仰多年的前辈,在他朴素的家里畅谈文学。从历史的无情谈到人性的险恶与救赎时,这位已90岁的文学大家讲了一个亲历的故事:他和一位曾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军官聊天,他问军官怕不怕死。军官说开始怕,慢慢就不怕了,越往后心里越踏实。他很疑惑,战场不是老死人吗?军官笑答,正因为这个原因,只要死的不是自己,我方战士死得越多,自己生还的机会越大。说到这里,前辈苦笑。我仿佛看到战壕里的军官,在接到我方伤亡报告时复杂的表情,痛惜、愤怒、悲哀的底层,竟是“逃过一劫”的庆幸。我听罢沉思良久,试图厘清军官“你死我活”的逻辑,姑且将之归类为虚假的心理安慰。

  再想下去,却发现这种思维具有普遍性。我们不是常听人说探望年长者“见一次少一次”吗?商人贩卖稀缺货物时,抢购者也以“买少见少”为理由。极端言之,这是生命的“逆命题”。本来,见面也好,购物也好,从正面计算是叠加的。我们给人庆祝生日,不会残酷地说:“你离死亡又靠近一步。”过年度节亦然,强调“天增岁月人增寿”,而不会像鲁迅《立论》中的阴冷绝望,连人家的婴孩满月,也赠以“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之类的晦气话,尽管没有人敢说这个立论荒谬。

  这种思维定式,隐藏着一个核心——人生是有“定额”的。战场的伤亡数早已注定,每死一个,就给同伴增加了活下去的可能。儿女看望父母的次数早已限定,每去一次都使“配额”减少。民间也有“吃多少穿多少,都已注定”的说法。

  所谓“冥冥中自有定数”,如果它确实存在,比如,定下“吃”的总量,那么,谁细水长流,每天尽量少吃,谁就能延长寿命吗?问题恰在于,这是玄妙的天机。《圣经》云:“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总括而言,“有时”即“上帝所定配额已满”之谓。

  是否确有其事,在窥得上帝的分配方案之前,都难以说准。人生有“定额”是好事还是坏事?看你从哪个角度来看。从“定额”出发,可奋发,也可懒惰;可达观,也可颓唐;可走快速到达终点的捷径,也可以通过拐弯与停驻来延长时间。

  前辈这般下结论:历史无情,文学以情补其空疏,救其冷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18:58:36 | 查看全部
也就是物理里的物质不灭定律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