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6-5-9 07:09:58
|
查看全部
利基战略的适用范围
战略并非到处适用的,某种战略都有其主要的适用范围。这个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多种视角进行界定,例如企业规模与实力、产品的行业特性、技术特性、市场特性、需求特性以及环境特性等。
如果不清楚某种战略的适用范围,往往会出现战略适用范围与其实际运用范围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对一般企业而言会导致战略不成功/失败,而对智慧性企业而言可能是一次战略创新的机会。
根据中外企业案例的总结分析,利基战略的适用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述适用范围,首先是战略选择的基本依据。在选定某个狭小的业务范围之后,适用范围又成为战略重点选择的依据。
利基战略适用于中国企业
首先,中国企业需要的是基于后发/弱小者的战略,而利基战略正是以后发/弱小者为起点和适用范围的战略。但战略目标则是在狭窄的业务范围和宽泛的地域市场中成为冠军企业。
第二,利基战略是相对于“我也能”战略的,在后者逐渐失效的今天和未来,利基战略更适用于中国企业。
爱德华。狄波诺在《成功策术—战术分析/成功的科学与艺术原理》一书中写道:“‘我也能’是一种机会主义哲学。‘利基’策略和‘我也能’策略正好相反。那就是选择某个窄小的范围,你比任何人都做得要好,没有人敢进入这个市场来和你竞争。因为这项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如此狭小,他要想追上你会得不偿失。”
“利基”战略思维就是:“你做什么,我不做;我做的事情,你不愿/不会/不能做。”“你这样做,我就那样做;你一旦照我的样子去做,我就再创造出新的样子。”可见,“利基”是一种彻底的差别化战略,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层面均实现差别化,而波特的竞争战略和《蓝海战略》主要是如何在“怎么做”层面实现差别化。
第三,利基战略适用于家族企业,而中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
利基战略适用于中国企业,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利基战略与家族企业之间的“天然”联系。
根据我们的研究,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主要是经理式企业)相比,长处是:长期取向,管理精简,反应灵活,重人情人性,领导的持续性。主要短处可概括为:在需要高难度协调、组织结构复杂的业务类型上,其能力不如经理式企业。
如果将家族企业的长短处与利基战略的特点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家族企业采用利基战略符合战略选择的“扬长避短”原则,既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同时又避开了自己的短处。
利基战略与家族企业这种“天然的”关系,还有充足的调查证据支持。西蒙教授调查的122家利基战略成功企业中,有76.5%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中国江浙地区的许多利基战略实践企业中,家族企业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中国的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而中小企业中90%以上的是家族企业。既然利基战略最适合家族企业,那么它就适用于中国绝大多数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