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3|回复: 1

[深圳新闻] “下岗潮”不会成为困扰中国发展的魔咒

发表于 2016-5-9 22:23: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面对钢铁、煤炭等行业“下岗”问题,相关政府机构要怀着足够的历史使命感,秉持对民生冷暖的深切关怀,做好下岗安抚、托底保障和再就业培训等工作,让所有的“下岗”家庭都充满生气、喷涌着希望和信心。
  “我曾走访过许多‘零就业家庭’,真的是毫无生气、毫无希望。”在5月6日召开的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说,“我们推进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必须要做好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工作。不能出现大规模失业潮,更不允许出现‘零就业家庭’!”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发展之源,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近两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别是钢铁、煤炭等传统产业进入“去产能”过程,就业问题正变得愈发严峻,“下岗潮”作为一个历史词汇重新出现在中国舆论空间之中。
  也许上世纪末那场席卷全国的“下岗潮”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过强烈,导致人们对当下潜在的“下岗潮”怀有深刻的焦虑和疑惧。但此一时彼一时,相比20年前,中国经济体量已翻了数倍,私营经济尤其是创新型经济方兴未艾,服务业占到国民经济半壁江山,就业吸纳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社保体系经过20年建设已崭露峥嵘,托底功能日渐强大,可以有效化解“下岗”问题所导致的社会震荡。
  因此,中央政府对此间一度甚嚣尘上的所谓“下岗潮”一直保持淡定之姿,相关官方人士在多种场合均表达过中国经济不可能出现“大规模下岗潮”的信念。李克强在5月6日就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事实上再次重申了中央政府的立场,向坊间舆论和社会公众传递出了一种坚定和温情的就业关怀。
  与上世纪末那场国有企业大规模、系统性改革相比,当下煤炭、钢铁等传统行业的去产能过程,是一种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策略,背后则有中央政府强大的财政撑持和政策背书。如果说曾经的国有企业大改革是一种休克疗法,那么当下某些行业的调整只是一场外科手术式的改革,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也就不可能再次出现“大规模下岗潮”。
  当然,由于煤炭、钢铁等行业的确集中了大量产业工人,“去产能”过程必然伴随着员工下岗,结构性失业不可避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透露,以钢铁和煤炭两个行业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切入点,估计煤炭系统130万人、钢铁系统50万人需要分流安置。尽管放在整个就业市场中,180万人或许只是九牛一毛,但绝非无足轻重,尤其对于面临下岗冲击的家庭和个人而言,则更是一件重大变故,来自政府的妥善慰藉和再就业引领不可或缺。
  以今日政府之财力、社保兜底能力和就业市场的吸纳力,让180万人实现就业“软着陆”,虽仍不失为一个重大挑战,但只要相关政策措施实施得当,结果必定自在掌握。每次国有企业深度改革或者中国经济战略转型,都伴随着产业工人“下岗”和“再就业”过程,前者固然重要,但后者显然更具根本性,也更加牵动人心——因为,所有的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人民的发展与福祉。倘若经济改革却要以牺牲一部分人群的利益为代价,那这样的发展既缺乏意义更缺乏道德。
  改革发展的试金石只能是人的自由与幸福。面对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下岗”问题,正如李克强所寄望的那样,相关政府机构要怀着足够的历史使命感,秉持着对民生冷暖的深切关怀,做好下岗安抚、托底保障和再就业培训等工作,不要让“下岗潮”成为困扰中国经济的魔咒,让所有的“从头再来”背后都有政府的身影,让所有的“下岗”家庭都充满生气、喷涌着希望和信心。
  来源:深圳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22:42:55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