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煤二十九工程处麻地梁项目部小改小革创佳效
孙 灿
中煤二十九工程处麻地梁项目部坚持用精细化管理降成本,向自主创新要效益,注重从小处着手,鼓励员工在工作中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努力压缩一切非生产性支出,挖潜增效,收到显著效果。
自制压力机,彰显技术风采。该项目部所施工的麻地梁煤矿主风回斜井,巷道采用U型钢梁作为主要支护材料,U型钢梁每天使用量都在20至30架,是生产成本中重要的一项支出。U型钢梁最初采用50吨千斤顶人工压制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每班只能加工5-8架,生产速度远远满足不了施工需求。面对这一难题,机电队副队长王高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工作之余,他利用综掘机备用油顶、控制台、自制储油箱等设备,琢磨研制U型钢梁压力机,在反复实践验证下,通过采用单缸限流的方式,一举攻克液压油顶型号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和提升速度不一致的难关,成功制成压力机。压力机的制成,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量由日加工5-8架迅速增至30架。同时,他又采用角钢焊接为压力机两侧各设计一个托架,托架上方用托辊铺设成输送带,U型梁可放在输送带上直接送入压力机,再次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为项目部节省成本开支达20余万元。
别出心裁,发明托运U型钢梁小车。U型钢从下料场到成形车间,再到焊接场、备用场,有近百米的转场路程,在这近百米路程中都是人工进行搬运,劳动强度特别大。为了缓解队友劳动强度,电工班长杨存久决定加工一辆托运U型钢梁的小车。他使用307轴承、槽钢加工一个小车底盘,将两段背脊朝上的U型钢焊在槽钢上,同时,又在每小段U型钢脊背上各焊一小段垫铁,解决了U型钢易卡在一起的难题。此小车发明后,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减少了劳动力,原本两人搬运的U型钢梁,现在一个人就可操作。同在麻地梁施工的七十一处、开滦一处也纷纷效仿这一成功发明,加工托运小车来运送U型钢梁。
修旧利废,成效显著。井下施工放线所用激光仪易出现发光器衰老的问题,而其它硬件却完好无损坏,弃之可惜。该项目部机电队电工李智胜为节省成本,选择红外发光器安装在损坏的发光器位置,由于不破坏原有激光器的结构,光学系统和激光器都没有发生本质改变,其穿透性、聚光性都比较优越,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实用效果显著。
改绕振动器电机,解决井下供电难问题。井下在铺设水泥路面和巷道支护时都要使用平板振动器和手持式振动棒,但这些设备所使用的电机都是380V,而井下施工却无380V供电。项目部通过采用改动电动机的绕组方法,使振动器电机直接使用660V供电,改绕后的电机,直接应用于井下施工,解决了供电难的难题,简化了工序,提高了效率。同时利用防爆开关的直接控制,各种保护都齐全,提高施工安全。
总结经验,大胆革新,务求实效。该项目部综掘机施工至主回风斜井320米的位置,遇到泥岩段。他们主动将综掘机的外循环水系统改装为内循水系统,这一改造,有效的杜绝了工作面因有泥浆,易发生综掘机下沉的现象,受到相临多家单位的学习。在主回风斜井施工至1650米时,巷道底板发生出水现象,为充分利用水源,大胆采用新方法、新举措,在回风斜井1700米施工水泵房,采用一级增压泵将拦截水注入供水管,每月为项目部节约成本达到3万元。
同时,项目部烧坏的大、小电机、水泵都由机电队自己绕制修理,铲车、工具车等车辆出现故障,也由职工自行维修,就连员工用来娱乐、锻炼身体的健身器材也是自主加工而成,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设备成本支出,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项目部还鼓励员工把平时施工中废弃的零部件和剩余材料回收起来,根据检修中遇到的实际情况采用补焊、重新组装的方法对设备进行修复再利用,并根据物品使用价值的大小折合计价,并给予职工奖励,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修旧利废的积极性。
中煤二十九处麻地梁项目部职工真抓实干、勇于创新的精神,为项目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