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47|回复: 1

[美景寻踪] “西周江淮第一城”寻踪

发表于 2009-12-1 17:27: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周江淮第一城”寻踪

2009年11月中旬,姜堰市有关领导对“西周江淮第一城”——天目山遗址开发利用进行调研论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姜堰将以文化效果、社会效应、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对天目山遗址进行保护开发。天目山遗址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姜堰市宝贵的历史资源,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对提高姜堰知名度、提升城市形象、发展旅游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天目山与单塘河遗址是姜堰城区历史文化轴线最北端的两个文物古迹。这个沉寂了多年的小土丘至今鲜为人知,与其说是山,不如称其为弹丸小岛,总面积约60亩,近四万平方米,最高处只比河面高出了4米多。
天目山之名,古来有之。一些学者认为,其提法应比浙江天目山还早。宋代,拒向元军投降、潜逃经过此地的文天祥触景生情:“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好,通州路已通。”血泪的诗句燃烧着爱国的烈焰,同时也为姜堰天目山大书了自豪的一笔。
查阅地方文献资料,有不少关于姜堰天目山的传奇故事。说是“山有二井”,形如天目,故称天目山。井深邃,水明亮,比喻贴切。天目山的故事就装在井里。
南北朝道士王冶隐居天目山,修灵保法,经历宋、齐、梁百余年,其间见有五色鹿产一女婴在山左草间,闻声前往细看,见鹿给女婴喂奶,于是养鹿女至七岁,特地为她筑鹿女台居住。仙翁飞升,鹿女欲南渡,本地百姓为她饯行,鹿女说百年以后回家探亲。唐朝景云二年十一月,天目山松鸣竹啸,声音响彻遐迩。其时正逢皇帝敕命派遣天台女道士王妙行来,王妙行即为鹿女,计算时间前后正好一百年。天目山有二井,王冶仙翁曾藏五杖履等宝物于井中。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立为太子后,曾与昭陵王来此观井致礼。宋代元丰二年,发运使蒋之琦来天目山拜谒时,从井中挖得许多鹿角、金龙和玉璧。
天目山由于四面环水,几乎与外界隔绝。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搭起一座竹桥,登上这座小岛。在盖房取土时,发现了宋代和汉代墓葬,出土了北宋政和铁钱、两汉陶器和铁剑、铜镜、五铢钱等文物。经过文物工作者几次考古调查,在天目山的浅土层中又发现了陶鬲、陶豆、陶罐、铜箭镞、铜削等大量器物,同时还发现了一些鱼、蚌、鸟、犬的遗骨及麋鹿角亚化石。
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期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苏省十多位考古专家组成考古队,对天目山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意外发现古代城墙、河道、排水沟、灰坑、房址、台基、墓葬等遗迹,说明这里竟是一座湮没于历史长河中的古城。
古城池依天目山地形而建,呈东西较长、南北较短的长圆形,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外城和内城两部。专家考证,天目山古城构筑于商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在时代上早于常州淹城遗址(约2500年前),它是江苏省首次在长江以北发掘的商周城址,也是目前江淮地区所发现的最早的城址遗迹。姜堰天目山堪称“西周江淮第一城”。
城的出现,最早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约是在4000年前的夏王朝之初。经过近1000年的发展,天目山筑城工程的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城墙的结构很坚挺,考古解剖城墙时发现,墙体中竟没有后来草木的根茎钻入,可谓铜墙铁壁。依着城墙顺势而下的排水沟,无论占地和宽度,无论底角和坡度,无论走向和高差,均见设计者匠心独运。粘胶土、粘浆土、粘沙土各有什么特性,什么部位用什么土,完全适应黄海之滨长江入海口的自然环境和气象特征。
斗转星移,古城的上面接连覆盖着汉代、宋代直至明清时代的历史遗迹。层层堆叠,逐层加高,最后竟在山顶建起了一座东岳庙。东岳庙象征泰山之神,泰山居五岳之首,江淮平原上的天目山至高无上。
据考古学家推断,姜堰天目山及其周围地区与蜀岗、青墩是在同一条文化带上的古文化遗址,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天目山汉文化层基本保持原始状态。其下被发现大量几何纹陶器残片、龙背铜削、灰陶豆、草木灰等物,可以推论天目山受良渚文化类型城池特点的影响很大。姜堰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姜堰市文博专家窦亚平曾做客“凤城讲坛”,以丰富的史料对天目山遗址的特点、历史定位作了考证,带领广大市民走近这3000多年前古城遗址的神秘世界,并介绍了天目山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
西周江淮第一城,是海水、江水、淮水交汇之处的三水大地上的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今,天目山遗址依然以它原生态的风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踏着晃晃悠悠的竹木小桥,听着吱吱嘎嘎的美妙音乐,驻足河边,漫步田头,随意间,也许就能找到一块旧时的残石碎瓦,灰黑的、灰白的、土红的、土黄的、素面的、有几何纹的,商周的,少说也有三千年。在这平原土山脚下,光天化日里,竟裸露着显示中华文明历史的铁证,还有谁不心驰神往姜堰这块宝地!(顾盛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 08:37:35 | 查看全部
配点图就好了,谢谢赐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