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已72岁高龄的何九富先生,1995年从徐州西站纪委书记岗位光荣退休。
老何年轻时就是一个潜质很不错的运动员,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分局、路局举办的运动会,还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退休后,他那一颗好动的心却怎么也无法平静下来, 他认为,强身健体,于国于民都有好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更是老年人和社会的需求。走进徐州彭城大学后,他选择了梦里常思的“武术”课程,师从杨式太极第5代传人、徐州市总工会太极拳委员会主任张广海先生学习太极拳。
60岁起步练拳,谈何容易?为了练好、练精太极拳,老何为自己定下目标:不练则已,要练就练出个样来!
他每月拿出1/5的收入,自费订阅了《太极》杂志、购买录象带和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书刊。那几年,他伏天练得汗流浃背,数九寒冬也是汗珠翻飞;逢雨雪天,就在室内不断地比划。师傅终被这位老来学艺的“徒弟”感动,他决心把自己的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老何的脑子好,加之悟性超群 ,习练又刻苦,很快就掌握并熟练了4套拳、4套剑而成为太极拳班的高材生。
毕业后,他成了家属宿舍离退休职工离不开的“业余教练”。单位聘他为老年体协主席,分局老年体协还经常让他代表分局参加各级太极拳比赛,他还先后参加了徐州市、徐州分局老年太极拳协会、山东省老年体协太极拳研究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颁发的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和证章。
作为一名老干部、老党员, 他重武德、轻名声,对所谓“报酬”更是不屑一顾,他觉得但凡能为大伙干一点好事都使他感到欣慰。10多年中,他办过18期培训班,学员多达500余名,而这些指导全是义务性的。铁一幼儿园聘请他教授太极拳(剑)和工夫扇期间,他竭尽所能。教学结束后,64名学员一致要向他表示酬谢,他婉言谢绝。他说,我是为了帮助大家健身,而不是为了索取。
天道酬勤。何九富他根据自己多次参加各类比赛的心得和实践中的体会,写出了《坚持三个面向,积极开展健身活动》的文章,并在1999年济南铁路局“太极拳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做了精彩发言。另外,他的《论太极拳与老年人身心健康》、《老年人科学练拳六要》等多篇论文也在全局、全路交流并获一等奖。2005年,老何结合车站开展老年人学练太极拳的情况,科学地总结了《宏扬太极,科学健身,努力办好太极拳辅导站》的经验体会,赴济南局交流经验,对推进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他本人也多次被车站、分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老有所为”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练好太极拳,为铁路争光一直是老何的梦想。1999年起,他先后代表分局参加了徐州市第三届、江苏省第二届老年运动会的太极拳、太极剑比赛,获得较好名次;2000年10月参加青岛“大地杯”全国杨式太极拳邀请赛,获太极拳铜牌;2001年9月,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在河北邯郸举行,来自日、韩、澳等国和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及祖国大陆27个省市、地区500余名太极高手云集,老何作为铁路系统唯一代表参加了大会。经过艰苦角逐,老何终以0·05分之差,屈尊太极拳老年银牌和太极剑铜牌,实现了为铁路拿奖牌的愿望。
2003年,时年69岁的何九富再赴半岛,参加青岛“黄海制药杯”全国第三届杨式太极拳大赛,所参赛的三个项目分别夺得金、银、铜牌。
继1997年被山东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太极拳研究会吸收为会员后,2003年又被北京《当代中华武术大典》编辑工作委员会吸收遍入《中华武术大典》之卷二《中华太极人物志》;2005年被北京华夏太极拳师协会吸收为会员;2006年5月还被中国国际武术文化中心、当代中华武术大典编辑工作委员会,联合资格审对,准予编入《当代中华武术大典》之卷三《当代中华武术精英名录》一书。
宝刀不老。何九富在他人生的道路上续写着光辉历程,在他痴迷的武学道路上续写着新的《武林志》,相信何老定会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也祝愿老人家武艺更加精进,身体更加强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