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4|回复: 3

合法的“群租”应该什么样

发表于 2016-5-10 11:33: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住建部有条件放松的租房新政,显示了可贵的政策理性和务实。毕竟,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子几乎到了买不起也租不起的地步。
  群租会否再次来临?5月6日住建部在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鼓励住房租赁消费的同时,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明确表示允许将现有住房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改造后按间出租”。此消息一出,舆论的最直接反应是“群租是否会合法化”?
  坦率说,舆论如此反应有些高兴得过了头。仔细揣摩住建部的相关表述不难发现,所谓的“改造后按间出租”,与我们一提到群租时脑子里就闪现出的“上下铺”“鸽子窝”完全不是一回事。仅就政策而言,此番租房新政相比之前的规定的确有所放松,比如原来不允许“打隔断”,现在恐怕有条件允许了,但隔出来的房间,仍须符合安全、防火、居住人数、人均面积等诸多要求。
  说白了,此番新政是在一定放松的前提下,对“群租”的再次规范。其价值,是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群租”的现实。至于安全等问题,我相信即便再怎么宽松,也不会稍有松懈。
  “群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个中道理无需多言。尽管群租现象充满了“北漂”“南漂”们的无奈与酸苦,但扪心自问一下,你愿意你的对门或者楼上楼下,住着一帮“群租”吗?但凡条件允许,你愿意放着舒适的大房子不住而去“群租”?正是“群租”存在这样那样防不胜防的安全隐患,城市管理者才对“群租”颇为忌惮,许多地方不仅出台了相当严厉的规范,还对出租房屋者围追堵截。
  愿望当然良好,可是效果呢?只要不是那只顾首不顾尾的鸵鸟,都会看到那些颇为严厉的治理“群租”的政策出了几乎等于白出。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越是严厉的规定,越是把本来明面上的“群租”给治理到了“暗处”,安全隐患反而更加隐蔽,潜在的威胁反而更加严重。
  可以说,严管“群租”的现行政策,很典型地凸显了崇拜严刑峻法的思维定式。在这样的崇拜之下,初衷良好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失去弹性,不可避免地因一味追求严厉而丧失了政策“地气”。前两年北京出台相关政策时,曾规定人均面积不得低于5平方米,单个房间不得超过2人。这是治理“群租”吗?政策制定者眼中的“群租”,为何与现实差别这么大?
  人均面积4平方米或者3平方米究竟行不行?单个房间住3个人乃至弄成上下铺究竟行不行?安全隐患与居住人数,究竟在什么标准下方存在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些疑问,检验着政策的可行性。假如出台了严厉政策,却囿于各种限制而无法执行,这究竟有什么意义?正由此,住建部有条件放松的租房新政,显示了可贵的政策理性和务实。毕竟,对于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子几乎到了买不起也租不起的地步。但这些人终究还是有刚性的需求。
  “群租”当然比较可怕,也的确会增加无穷烦恼。但更可怕的是出台了政策就当甩手掌柜;或者严厉的政策反而把显性的问题隐性化。与其如此,还不如承认现实,以适当、有序的政策松动,换取治理的可控、可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17:37:03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带来分享,欢迎各位老师快乐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17:37: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0 17:37:35 | 查看全部
祝你平安.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