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50岁的刘惠斌是原晋东南地区泥塑名匠梁金顺的第四代传人,与泥塑结缘30多年,刘惠斌对泥塑可谓一往情深。4月28日,刘惠斌添了一件喜事。在第三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上,他凭借一尊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降龙罗汉》获得本届大赛特别金奖。刘惠斌一时间成了晋城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小时候,刘惠斌住在乡下,外公从事剪纸,两个姑父和一个本家哥哥长期从事泥塑、描金油漆、墙画等民间艺术创作。刘惠斌受长辈熏陶,自幼喜欢捏泥人玩儿,不到8岁就能捏出像模像样的“县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惠斌对泥塑的热情愈发强烈。30多年来,刘惠斌创作了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数千件,几乎摆满了家里的每个角落。他对捏泥塑的抄桨漆、包麻布、上漆灰、磨光、糊粉、沥粉、装金、彩绘等传统工序了熟于心。因为善于观察和思考,其作品除了表情到位,还融合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刘惠斌说:“传承泥塑手工艺,就是要保护手授口传的传统手法技艺。”
一捧普通的泥土,在刘惠斌一双巧手的神奇点化下,手指转动拨捏间,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融入文化元素的泥塑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卖凉粉、卖红果串、捏扁食、卖豆腐脑、打火烧、烤红薯、炸油条、摊煎饼、扯面……款款作品情态传神,捏出了市井百态。刘惠斌多次参加省市级美展,获奖无数。“民间艺术品大多费时费力,不比工业化生产的效率,再加上泥塑制作工序繁杂,传承面临着很多困难。”刘惠斌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来源:山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