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3

刘惠斌:泥塑捏出市井百态

发表于 2016-5-11 10:5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50岁的刘惠斌是原晋东南地区泥塑名匠梁金顺的第四代传人,与泥塑结缘30多年,刘惠斌对泥塑可谓一往情深。4月28日,刘惠斌添了一件喜事。在第三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上,他凭借一尊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降龙罗汉》获得本届大赛特别金奖。刘惠斌一时间成了晋城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络绎不绝。
  小时候,刘惠斌住在乡下,外公从事剪纸,两个姑父和一个本家哥哥长期从事泥塑、描金油漆、墙画等民间艺术创作。刘惠斌受长辈熏陶,自幼喜欢捏泥人玩儿,不到8岁就能捏出像模像样的“县官”。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惠斌对泥塑的热情愈发强烈。30多年来,刘惠斌创作了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数千件,几乎摆满了家里的每个角落。他对捏泥塑的抄桨漆、包麻布、上漆灰、磨光、糊粉、沥粉、装金、彩绘等传统工序了熟于心。因为善于观察和思考,其作品除了表情到位,还融合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刘惠斌说:“传承泥塑手工艺,就是要保护手授口传的传统手法技艺。”
  一捧普通的泥土,在刘惠斌一双巧手的神奇点化下,手指转动拨捏间,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融入文化元素的泥塑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卖凉粉、卖红果串、捏扁食、卖豆腐脑、打火烧、烤红薯、炸油条、摊煎饼、扯面……款款作品情态传神,捏出了市井百态。刘惠斌多次参加省市级美展,获奖无数。“民间艺术品大多费时费力,不比工业化生产的效率,再加上泥塑制作工序繁杂,传承面临着很多困难。”刘惠斌说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
来源:山西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4:14 | 查看全部
劳动竞赛版块祝您开心快乐每一天,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4:26 | 查看全部
快乐传递.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4: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