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8|回复: 3

杨峰岩杨峰峪兄弟的发展传承

发表于 2016-5-11 11:00: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从打锡街消失的泉州锡雕,何以重焕光彩并被列为福建省级非遗项目?以泉州杨氏锡雕为代表的南派锡雕,百余年来有着怎样的传承发展,历经了哪些家国故事?敬请关注——
杨峰岩杨峰峪兄弟的发展传承

杨峰岩杨峰峪兄弟俩创作新版锡雕《东西塔》

聚焦省级非遗泉州杨氏锡雕●系列报道③
2007年元宵佳节,一盏造型精美的锡雕翠盖宝莲灯出现在泉州元宵灯会,引来一片惊叹,在泉州盛极一时、如今却几近失传的锡雕艺术,很快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锡雕翠盖宝莲灯的原型来自故宫,共有500余个铸件焊片,1000颗翡翠珠,而宫灯的作者——时年72岁的杨峰岩,在泉州锡雕沉寂数十年之后,凭借一双神来妙手,再次让这项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为人们所瞩目,并赋予其新的生命。
事实上,数十年来,“连发锡铺”的老字号虽然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杨氏家族却从没丢弃锡雕这门祖传手艺。杨炳坤之后,其子杨峰岩、杨峰峪兄弟成为家族第五代锡雕传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扛起了南派锡雕艺术代表的大旗。
市场经济冲击下,杨峰岩、杨峰峪兄弟在传承传统锡雕工艺的同时,也勇立现代锡雕工艺品产销的潮头,主动顺应时代需求,打破传统锡雕产品的局限,远征国际市场。“300多年的泉州锡雕工艺,如果我们只是重复模仿前人的工艺品,没有与时俱进,那我们的手艺就得不到发展,产品就会被市场抛弃。”杨峰岩说。其弟杨峰峪主理着一家工艺品厂,“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参加广交会,接的都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埃及等国家的批量生产订单,比如《指环王》、《星球大战》这些电影的衍生工艺品。赚到钱了,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杨峰峪说,“最好的时候,工厂里有100多号工人,每天可以生产出一卡车的锡雕。”
在将锡雕手艺壮大为锡雕产业的同时,杨峰岩、杨峰峪没有丢掉锡雕传统工艺。2008年6月,兄弟俩创作的新版锡雕《东西塔》在首届中国(海丝)工艺品博览会暨首届中国美术陶瓷技艺大赛上亮相,获得银奖;随后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并与其父杨炳坤当年使用的锡雕模具放在同一个橱窗展出。
创作这件全新工艺的锡雕《东西塔》,总共花了杨峰岩、杨峰峪兄弟5年时间。新版锡雕东西塔在此前的工艺基础上精雕细焊,堪称完美。锡雕作品上的每一扇门窗、每一寸栏杆、每一个人物佛像浮雕、每一块飞檐斗拱,每一个条瓦缝和瓦片数量……都严格按照开元寺里东西塔的原型制作,做到一一对应,处处还原,严丝合缝。而锡雕作品特有的金属光泽与质感,更给这对千年古塔赋予了神秘、精湛的气质。锡雕双塔共有2000多个构件,160个各不相同、栩栩如生的人物佛像浮雕,总重量20公斤,高度分别为48.3厘米和45.8厘米,是用泉州传统锡雕工艺按照1∶100的比例制成的微缩东西塔。
“我们要让锡雕工艺成为现代高雅艺术。”年届耄耋的杨峰岩,此时已是非遗项目泉州杨氏锡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笑言自己80岁才迎来锡雕艺术品创作的春天,“我要争取多留下一些高水准的作品,更要将‘连发锡铺’的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潘登 文/图)
来源:东南早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0:57 | 查看全部
劳动竞赛版块祝您开心快乐每一天,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1:10 | 查看全部
1给力.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1:21:1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