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
毕业生期待过高导致就业难
今年还在读大三的嘉欣,不仅考过了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普通话二甲等证书,甚至还考了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导游证,今年还打算学习韩语和俄语。“技多不压身,多一个证书,找工作时就多一点可能。”小嘉欣坦言,在就业压力面前,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成为考证族。
而另一方面,来自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则是:“新聘大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只会读书考试,而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珲春市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招聘时,很多来应聘的正在上学或者大学毕业生,看着都很优秀,并且笔试成绩都很高,面试也表现不错,但一进入企业工作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工作,很长时间都适应不过来,有的甚至丧失了对职业的激情和追逐动力。
工作真的难找吗?据延边州人才服务中心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从供需关系的总量来看,高校毕业生的供应还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不过,从供求结构看,的确存在就业难。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薪酬及心理需求没有形成有效对接。毕业生期待过高,希望找到轻松、体面、收入又高的工作。而这些工作数量少,对求职者的要求高,能如愿的毕业生少,因此才觉得就业难。
业内建议
家长应多与子女沟通交流
对此,延边州业内人士给出建议:锻炼年轻人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一件十分迫切也有必要的事。当“啃老族”作为一种群体出现,而不是个例时,我们也要从多种角度寻找解决办法。
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要有更新,当孩子未成年时,要和孩子一起做一个人生规划,让其知道在什么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事情。
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过分强调道理效果不大,建议家长多采取沟通、谈心的方式和子女交流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理念,适当时候也可以请从事社会工作的组织来进行辅导互动。
同时,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求职者能做的就是在条件许可时不放弃每个实践机会。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是什么。同时尽早地为自己定好职业目标,理性面对第一份工作,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宁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