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到“80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娇生惯养、懒惰、没有责任心等等,长期以来,“80后”就是这些负面词语的代名词。然而,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薛村矿,一批“80后”在乌金中迅速成长为了一支令人振奋、骄傲的青年主力军,为该矿描绘出了一道靓丽的“青”字风景线。
郭志勇,一个只有25岁的小伙子,2008年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最艰苦的采煤队,当了一名采煤电修工。在盘点2009时,他笑着说:“我算是好运跟上茬了,7月份当上了机电班长,10月份便被矿评上了优秀班组长。”郭志勇特别好学,一次,在92607修理工作面前溜子双速开关不吸合故障,20分钟没有修好。当时由于工作面水大,需临时安装一台抽水泵,班长李书钢便派他去了,可等他回来,前溜子双速开关已经被班长修好了。为了弄懂故障原因,他硬是缠着班长重新打开设备讲解了一遍事故处理的过程。他的行为打动了班长,主动传授他处理机电事故的技巧,并选派他到矿电工组学习机电技能,在班长的精心培养下,他的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7月份,班长李书钢被提为机电区长后,他也以满票的支持率当选为机电班长。9月份一天,92621工作面前溜子开关送电掉闸,电是时能送上、时送不上,当班的电修工急得是满头冒汗,就是找不到原因。郭志勇到现场后,先用摇表测量主线路绝缘,阻值正常。又对控制线路进行检测,也没什么问题。他立即判定是控制小线可能有破口。经过对控制线路仔细排查,发现壳体与开关盖闭合处有一根小线有被挤压痕迹,再仔细检查,外皮有破损,开关时,破损线与主接触器复合处接触,造成开关送不上电。凭借过硬的技术,在10月份的集团公司班组长活动日中,顺利地当选为2009年度矿优秀班组长。
在二掘进区班长蔡洪涛的宿舍柜子里摆放着有《掘进班组长》、《巷道掘砌工》和《新质量标准化》等书籍上百本,其中有一本《做人与处事》。蔡洪涛说:“看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的老班长孙月荣,他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对职工很亲和,大家都很实心实意的跟着他干,和书里讲到了一些道理非常吻合,我认为这本书对班组管理非常有借鉴作用。”我感慨地说:“都说‘80后’不能干,看来要转变这种观点了。”“我从来就不服这种说法,我19岁到掘进区参加工作,一年时间就当上班长了。”他略带情绪的说。同宿舍的职工王师傅介绍说:“我们蔡班长可能干了,今年9月份,我们所在的掘进头过断层,顶板掉砟片煤,有的职工马上就表现出了畏险情绪,蔡班长立即冲到最前,带领我们用木纤子、板梁穿过棚子,控制住顶板,进行上梁支护,再继续掘进。在他的组织带动下,我们居然完成了与日常同样的单班掘进1.4米的成绩。”据悉,蔡洪涛家住200里地外的肥乡,他每月都要上25个班以上,所以一个月只有四五天与亲人相聚的时间。
此外,宋晓明的千米皮带在线监测和千米皮带电磁阀风管改造两项技术创新,每年为矿平均节约20万元;马振海的集团公司岗位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被工友们津津乐道。李东彪、吴海静等一大批“80后”都在采掘战线迅速成长为了生产骨干。“80后”在薛村矿已经成为了“精炼能干、勇于创新”的代名词。
刘治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