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一样的农民员工
罗喜林
“救护队又出大新闻了,农民员工冯强当上了小队长。”“真的啊?真觉得有点意外。”今年11月底,重庆能源集团石壕煤矿救护队农民员工冯强因为作风优良、业务技术过硬,被提拔为小队长的事情在该矿员工中广泛传开了。该矿救护队的小队长以前清一色的都是的厂区职工,现在破天荒让一位农民员工来担此重任,一时间,成为了大家闲聊时的热门话题。
石壕煤矿救护队员工冯强,现年34岁,2004年参加煤矿工作,因工作踏实、身体素质好,2005年3月调救护队工作。煤矿救护队是一支军事化管理的专业队伍,需要长期24小时战备值班,其主要任务是处理井下各种事故和抢救遇险人员,以及其他安全技术工作,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仅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很快就掌握了各种救护仪器装备运用和维护,并且综合体能和救护理论知识也在全队名列前茅,成为了队里的骨干人员。
自从参加煤矿工作,冯强就以不甘示弱的心态,满怀热情的干工作、学技术,在掘进队,他当过副班长、班长。调入救护队后,他却犯难了,救护队员不仅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掌握过硬的救护理论知识和救护装备技术操作。面对困难,他没有被吓倒,没有示弱,每天早上他比别人早起,先跑步半小时,再和大家一起出早操。举重、下蹲、引体向上等体质训练项目成了他工作之余的爱好。在学习矿山救护理论知识和各种救护装备的应知应会时,文化不高的他甚至不识书里的许多字,不认识字就查字典,不懂就问师傅和同事,每天晚上,他独自一人在寝室学习背诵理论知识时常到深夜。还记得去年6月的一天早上,列为24小时战备值班小队的他,为把如何调整新型4小时正压氧气呼吸器流量的技巧研究透,硬是一个人在装备室反复琢磨,直到1点过才发现中午规定的吃饭时间早已过了。下午3点钟进行体质训练时,因为饥饿引起胃病突发,脸色苍白的他差点晕倒在训练场上,把一起队员都吓坏了。
经过一年多时间刻苦学习和训练,冯强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多次被矿选拔参加公司举行的救护岗位技能练兵、救护“铁人”竞赛,多次获得名次。今年9月18日,在石壕煤矿开展的救护技能岗位练兵中,他依靠平日的勤学苦练,加上比赛中的顽强拼搏,获得了个人第一名,让全队人员都对他刮目相看。
近年来,松藻煤电公司因为技改扩能,需要大量的员工加入,截止今年6月已招收十一批新员工。新员工的大量涌入给煤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但是绝大部分的新员工都是农民,岁数都在30岁左右,文化素质差,岗位技能、能力都处于弱势地位,以至管理者也不放心把重要的岗位技能活交给新员工。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员工认为自己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员工、岗位技能能手,甚至误认为企业轻视他们,最终,新员工成为了广大员工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在企业农民工队伍中也有许多例外,冯强就是其中的一个。“我是一名农民员工,但不代表我比一般的员工差。我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态努力去干好每项工作。”冯强向笔者介绍自己的成长经验这样说道。的确,大部分的新员工自身素质的欠缺,且有农民工就是素质差的自卑心态,再加上心里处于给企业打工,随时可能不干走人的状态,在这样情况下干工作,当然不能干出成绩。然而,救护队员冯强却始终坚持不甘示弱的心态,经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救护队员,一名小队长。在我们身边,像冯强一样依靠自身努力,真正成长起来,成为企业的栋梁的农民员工也为数不少,这难道不值得广大农民员工的深思吗?
字数:139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