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3|回复: 3

3个大学生为何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发表于 2009-12-2 21:1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个大学生为何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刘海林

    3个大学生同时分配到了这个位于山沟沟里的月山车站,习惯了城市的喧哗、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他们,即将成为这里的一员了,面对这个除了股道、道岔就是长长的列车的陌生地方,是去是留?他们开始了自己的抉择。
    第一个做出抉择的新员工是辽宁人,他叫李月,来到车站的第一句话就是:“哇噻,这么荒凉,我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的确,这里在全国铁路网上也许算是一个黄金大通道,但从地理位置上却是座落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由于离家太远了,从这里坐火车需要倒两次火车、两次汽车,再加上是独生子,他太想回家了,在彷徨了一个月之后,毅然选择了辞职,虽然有领导谈心、有同事挽留,但他还是潇洒地走了。
    第二个新员工是本地人,叫吴泽浩,他没有那么快做出决定,跟着现场的师傅们在各个岗位上适应环境。师傅们对他还算不错,夜班从不让他下现场,他也经不住一个夜班12个小时的煎熬,有时在待班室眯一会儿,有时干脆就找个地方美美地睡一觉。白班的时候,师傅们尽量少让他下现场,看到现场又黑又脏,还比较危险,他也就自觉地呆在屋子里看理论知识。也许你会说,学不到业务知识怎么办呢?不怕,按照惯例,分配来的大学生经过一轮现场实习,最后都会在机关谋一个差事,他也不例外,只等着实习期赶快过去,就可以到机关报到了。
    第三个新员工叫孙振伟,他也是外地人,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这恰恰让喜欢铁路的他有更多的时间呆在单位,与各岗位的师傅们泡在一起,问长问短,一点也闲不住。刚开始的时候,他问的都是些皮毛的问题,师傅们边笑边给他解释,慢慢地,他懂的多了,问的问题也比较有深度了,师傅们就说:“小孙呀,你问这个干什么,知道个大概就行了,又不是让你在这个岗位上顶岗,不用知道那么多。你要是个退伍的大兵,想不知道这些都不行,他们将来可是要在现场顶岗的。”小孙不管这些,还是固执地问这问那,师傅们不说就去问车间主任、书记,再不行就上网去查。
    时间长了,师傅们总算看出来了,小孙跟别的大学生不一样,他不想只是写一份实习报告,车间主任在上面签个字就万事大吉,他是想掌握实实在在的真本事。就凭着这股子钻劲,师傅们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有什么绝招、绝活都毫无保留地讲给了他,这些可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实际经验,小孙把这些宝贵知识点都一一记录下来,默记于心。一年实习期下来,车号员、助理值班员、信号员、车站值班员等岗位知识他都了如指掌,说起车站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如数家珍。他所写的实习报告,得到车站站长的高度重视,一篇关于优化运输组织提高接发列车效率的论文,更是经过专家的论证成为指导车站工作的作业标准。师傅们对他刮目相看,一同分配来的小吴更是惊讶无比,但事实就摆在那里,没有大付出怎敢奢望大回报。
    从此,他们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了,小李回到了家里,找了一份并不是特别适合自己的工作;小吴呆在机关一个科室里,由于不懂业务,错过了几次提拔机会;小孙不负众望,在多个课题攻关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26:07 | 查看全部
点评员:浅秋

老师您好!“ 五年前”这个时间跨度真不小。盘点员工成长,是指盘点一年中员工的成长,而不是几年甚至多年。

新闻由头再润色一下,角度不错。

如果借助这三个人的不同命运来讲道理,加上些评说,也许效果会好些。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不代表版面和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21:27:08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 21:36:53 | 查看全部
浅秋老师说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