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9|回复: 1

光明日报:艺术的时代担当

发表于 2016-5-13 08:08: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期,《光明日报》就中国书法家协会开除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一事发表评论,指出艺术和权力不能模糊边界,肯定书协勇于正视问题,主动自清门户的举措。笔者以为,当今艺术的浮躁和媚俗现象的确应该得到重视,在此过程中,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更要发挥应有作用,不仅要维护艺术的尊严,坚守艺术理想,还要铁肩担道义,弘扬正能量。
  谈及艺术的时代担当,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艺术家应坚守艺术理想。艺术是一个社会文明的精华之所在,与时代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任何时代的艺术成就皆由优秀的艺术作品来体现,而优秀艺术作品的创造者无疑取决于艺术家们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地耕耘和探索。要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艺术家们凝神静气,澄明心境,摒弃功利思想,回归艺术真谛,敬畏艺术本真。艺术家们应该经常用清晰的问题意识来自我拷问,那就是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为时代留下什么,为艺术贡献点什么。只有用这样的艺术信念和追求来自我激励,才能不负艺术事业和时代使命。
  艺术境界取决于艺术家的精神和心灵,正所谓“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正像古希腊雕塑艺术所体现的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一独特魅力。唐诗《春江花月夜》之所以荣膺“孤篇盖全唐”的极致美誉,不仅因其意境优美、神思飞跃,而且体现了感悟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显现了高阔深邃的思想境界。郑板桥的画作所散发的奇纵刚健的艺术魅力,是源于其本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精神境界。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优秀的艺术作品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来自艺术家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艺术家必须扎根生活,远离浮躁,勇于创新,精心磨砺。著名画家林风眠,抗战时期在嘉陵江边仓库生活了七年,感慨道:“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愿我们的艺术家能够借时代的东风,挥洒艺术智慧,实现艺术价值与使命,真正彰显艺术的时代担当。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青年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8 17:54:46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楼主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